宁南黄土区不同人工植被类型深层土壤水分亏缺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月玲

作者: 王月玲;许浩;安钰;万海霞;董立国;韩新生;袁心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植被类型;土壤水分;水分亏缺;宁南黄土区

期刊名称: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3-4315

年卷期: 2024 年 002 期

页码: 215-22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开展评估不同人工植被类型深层土壤水分亏缺程度,能为区域科学合理实施植被恢复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宁夏彭阳中庄小流域5种不同植被类型(山桃林、沙棘林、柠条林、苜蓿地,农田为对照)为研究对象,采用土壤水分相对亏缺指数(CSWDI)和干燥化指数(SDI)定量评价模型,对不同植被类型下0~1 000 cm土壤水分亏缺及干燥化程度进行定量化分析与评价。【结果】不同植被类型深层土壤水分变化特征差异明显,0~1 000 cm平均土壤水分含量呈现出农地(16.29%)>山桃林(13.06%)>沙棘林(12.22%)>柠条林(9.12%)>苜蓿地(8.08%)。在垂直剖面上,土壤水分随土层深度增加总体呈现先减小后增加再逐渐稳定的趋势。在0~1 000 cm农地基本没有水分亏缺和干层发生,山桃林、柠条林、沙棘林和苜蓿地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土壤水分亏缺现象,平均土壤水分相对亏缺指数分别为0、0.22、0.62、0.35、0.79,平均土壤干燥化指数分别为185.5%、67.45%、51.55%、87.35%、36.10%,5种植被类型中苜蓿地土壤水分亏缺最严重,其次为柠条林、沙棘林、山桃林、农地。山桃林、柠条林、沙棘林、苜蓿地均有不同程度的干层分布,分别呈现中度、轻度和严重干燥化,干层厚度(DSLT)分别为890、860、800、920 cm,DSL-SWC分别为12.42%、8.14%、11.56%、7.76%。【结论】宁南黄土区不同人工植被类型对深层土壤水分亏缺具有明显影响,导致不同程度土壤干层发生,其中苜蓿地土壤水分亏缺最严重,应采取相应措施恢复土壤水分,促进区域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健康发展。

分类号: S152.7

  • 相关文献

[1]宁南黄土区不同年限撂荒梯田土壤水文物理特征. 王月玲,马璠,许浩,万海霞,董立国,韩新生,郭永忠,蔡进军. 2019

[2]宁南黄土区典型林草地土壤水分年际动态变化特征. 王月玲,许浩,安钰,万海霞,韩新生,董立国. 2023

[3]不同植被土壤水分入渗特征初探. 夏卫生. 2012

[4]晋东南地区旱地农田土壤水分状况及水分循环特征. 赵聚宝,梅旭荣. 1992

[5]宁南黄土区典型人工林下草本植物群落多样性特征. 王月玲,蔡进军,许浩,马璠,董立国,万海霞,韩新生. 2019

[6]宁南黄土区植被恢复方式对土壤粒度特征的影响. 王月玲,王思成,许浩,万海霞,董立国,韩新生,郭永忠,魏永东. 2021

[7]宁南黄土区典型林地土壤抗冲性及相关物理性质. 王月玲,许浩,马璠,万海霞,董立国,韩新生,蔡进军. 2021

[8]宁南黄土区典型林分林下草本植被根系分布特征. 王月玲,王思成,许浩,万海霞,董立国,韩新生. 2023

[9]宁南黄土区典型人工林下土壤粒径分布分形特征与养分关系研究. 王月玲,许浩,安钰,韩新生,万海霞,董立国. 2023

[10]东祁连山不同高寒草地类型土壤表层碳、氮、磷密度特征. 杨成德,龙瑞军,陈秀蓉,徐长林,王进明. 2008

[11]黄河上游贵德——民和段两岸植被分布特征. 王占林,朱春云,杨占武,马玉林. 2006

[12]基于光能利用率模型的甘南州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研究. 许静,陈迪,李文龙,魏巍. 2019

[13]祁连山中部不同植被类型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研究. 张光德,赵传燕,戎战磊,毛亚花. 2019

[14]青海玛可河林区主要植被类型及分布特点. 庞程,王占林. 2020

[15]不同母质和植被类型下红壤pH和交换性酸的剖面特征. 赵凯丽,蔡泽江,王伯仁,石林,周晓阳,孙楠. 2015

[16]西北干旱区AM真菌多样性研究. 冀春花,张淑彬,盖京苹,白灯莎,李晓林,冯固. 2007

[17]朝阳地区不同植被类型水土保持效果研究. 丛子健,刘永辉. 2016

[18]疏勒河流域不同植被类型土壤酶活性动态变化. 南丽丽,郭全恩,曹诗瑜,钱美宇. 2014

[19]念青唐古拉山东南坡植被群落数量生态分析及群落多样性. 曲广鹏,参木友,赵景学,陈晓鹏,张涛,白彦福. 2015

[20]高格斯台罕乌拉自然保护区不同阔叶林中大型真菌多样性. 白慧,姜海燕,丛林,史东明,林任杰,狄佳麟.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