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小麦品种(系)对Ar~+注入的敏感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崔欢虎

作者: 崔欢虎;靖华;马爱平;亢秀丽;杨丽萍;黄明镜;马步州

作者机构:

关键词: Ar+注入;小麦品种(系);半致死剂量;存活率

期刊名称: 核农学报

ISSN: 1000-8551

年卷期: 2005 年 19 卷 04 期

页码: 251-25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文就不同小麦品种(系)对Ar+注入的敏感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6×1016Ar+cm2注入对参试的21个品种(系)的存活率影响可分为5种类型:极敏感型、敏感型、过渡型、迟钝型和极迟钝型;Ar+注入对高水肥型、中水肥型和旱地型小麦品种(系)的敏感性依次为高水肥型>中水肥型>旱地型。本项研究可为Ar+注入不同小麦品种(系)发生诱变的半致死剂量提供实验依据。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甘肃省近期育成小麦品种(系)主要品质性状分析与评价. 李玉芳,李望鸿. 2003

[2]2007—2015年小麦品种(系)抗白粉病性鉴定及评价. 曹世勤,黄瑾,孙振宇,王万军,王晓明,贾秋珍,骆惠生,张勃,金社林. 2018

[3]331份四川小麦品种(系)在甘肃陇南抗条锈性表现及利用价值. 曹世勤,孙振宇,徐志,王万军,贾秋珍,杨随庄,彭云良,黄瑾,张勃. 2019

[4]78份四川小麦育成品种(系)条锈病抗性鉴定与抗条锈病基因分子检测. 习玲,王昱琦,朱微,王益,陈国跃,蒲宗君,周永红,康厚扬. 2021

[5]2003-2013年小麦品种(系)抗条锈性鉴定及评价. 曹世勤,王晓明,贾秋珍,孙振宇,骆惠生,张勃,黄瑾,金明安,王万军,金社林. 2017

[6]优质小麦品种(系)在不同土壤类型上的品质差异. 王浩,马艳明,赵春,刘志勇,宁堂原,焦念元,李增嘉. 2005

[7]四川小麦品种(系)中慢锈基因Lr 34/Yr 18/Pm 38的分子检测. 刘光辉,杨随庄,黄可兵,杨仕雷. 2015

[8]2012—2014年小麦品种(系)抗条锈性鉴定结果. 孙振宇,曹世勤,贾秋珍,张勃,黄瑾,王晓明,金社林. 2015

[9]小麦品种纹枯病抗性鉴定. 杨立军,杨小军,喻大昭,赵永玉. 2001

[10]小麦品种及高代育种材料的田间抗条锈病性评价. 杨立军,汪华,龚双军,向礼波,张学江,曾凡松,史文琦,薛敏峰. 2014

[11]408份小麦品种(系)白粉病抗性的评价. 汪华,杨立军,向礼波,危金芬,曾凡松. 2011

[12]不同小麦品种组合对小麦壳针孢叶枯病的抗病性鉴定. 国娇娇,马新颖,缪丽利,戎均康,曾凡云,彭军,郭建荣. 2013

[13]小麦品种(系)对纹枯病抗性鉴定及抗病资源的筛选. 杨立军,杨小军,喻大昭,王绍南. 2001

[14]小麦纹枯病品种抗性鉴定技术及抗病资源的筛选与分析. 史建荣,王裕中,陈怀谷,沈素文. 2000

[15]甘肃小麦品种(系)面筋强度和糯蛋白基因分布规律研究. 杨芳萍,杨莉,郭莹,何中虎,李志虎,夏先春. 2015

[16]黄淮和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小麦品种(系)农艺性状及其聚类分析. 王亚飞,李世景,徐萍,张正斌,景蕊莲. 2020

[17]新疆小麦品种(系)对小麦白粉病抗性的初步鉴定. 高海峰,白微微,刘恩良,李广阔,王锁牢,高永红,雷钧杰,周安定. 2015

[18]~(60)Coγ射线辐照和EMS处理对火龙果成活率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邓仁菊,范建新,蔡永强,高安辉,袁启凤. 2011

[19]六堡茶急性和亚急性毒性安全性评价研究. 林勇,刘仲华,黄建安,龙志荣,滕翠琴,马士成,邱瑞瑾,曹中环. 2017

[20]~(60)Coγ射线对红掌组培材料的辐射效应研究. 彭文君,田丹青,陈集双.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