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热四膜虫在评价珠江广州段水体中的应用初探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雨果

作者: 刘雨果;杜进林;梁慧丽;王亚军;潘厚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嗜热四膜虫;水体污染;世代时间;聚类分析

期刊名称: 现代预防医学

ISSN: 1003-8507

年卷期: 2017 年 20 期

页码: 3805-380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目的探讨嗜热四膜虫在水质监测中的应用。方法采集广州段几处水体培养嗜热四膜虫,分析种群数量和世代时间的变化。同时测定水体中非生物环境因子,在此基础上分析四膜虫生物指标与水质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1)与对照组相比,四膜虫生长速度呈中游>下游>上游的分布,世代时间呈上游>下游>中游分布,多重比较和聚类分析显示中游与上、下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生化需氧量中游为Ⅲ类标准,其他均超过Ⅴ类标准。溶解氧为Ⅱ~Ⅴ类水标准。氨氮超过Ⅴ类标准。高锰酸盐指数为Ⅱ~Ⅴ类标准。中游的金属元素为Ⅰ类标准,上游和下游的铅、铜均为Ⅲ类标准,六价铬超过Ⅴ类标准。石油类上游和中游低于标准限值(1 mg·L~(-1)),下游比标准限值高出1倍以上。(3)四膜虫世代时间与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呈正相关(P<0.05)。结论广州段上游和下游受有机物、重金属污染突出,下游石油类污染严重。四膜虫的世代时间对该流域中的BOD5、氨氮指标有初步指示作用。

分类号: R123.1

  • 相关文献

[1]3种环境因子对致病性纤毛虫——贪食迈阿密虫种群生长的影响. 张立坤,赵振良,王玉梅,肖国华,高晓田,刘丽杰. 2008

[2]对1株肠膜明串珠菌生长曲线和世代时间的初步探讨. 王呈,梁茂文,赵瑞生,薛艳蓉,田歌. 2011

[3]支原体检验用培养基质控菌株的生长曲线与世代时间测定. 刘轶秋,丁家波,李蓓蓓,徐磊,张瑞婷. 2012

[4]4种中草药单体对嗜热四膜虫生长和凋亡的影响. 潘厚军,康佳磊,张德锋,常藕琴,任燕,王亚军,蒋俊贤,王琳,石存斌. 2021

[5]嗜热四膜虫的培养条件优化及其扩大培养研究. 钟秋萍,李青,袁冬霞,周志刚,缪炜. 2014

[6]嗜热四膜虫表达载体的优化. 刘晓东,陈强,朱春华,池洪树,龚晖,Theodore G.Clark. 2017

[7]双氢青蒿素对嗜热四膜虫的毒性效应. 潘厚军,邓美玲,古欣婷,郑巧银,刘雨果. 2022

[8]应用嗜热四膜虫评估苯甲酸钠的生物毒性. 潘厚军,张銮妫,梁慧丽,李莹莹,王英英,林强,石存斌,吴淑勤. 2016

[9]太湖流域直湖港支流龙延河水系鱼类集群现状. 王金庆,宋祥甫,刘福兴,邹国燕,付子轼,刘长娥,刘娅琴,潘琦,孙作登. 2011

[10]鸢尾联合固定化菌剂净化河道水体的微生态过程. 刘宗楠,王新,吴逸飞,姚晓红,孙宏,沈琦,李维琳,汤江武. 2019

[11]浮床水稻对富营养化水体中氮,磷的去除效果及规律研究. 宋祥甫,邹国燕. 1998

[12]生物除磷微生物中磷代谢功能基因和调控基因的克隆及分析. 王智,许雷. 2008

[13]我国水体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分布及其对鱼类的风险综述. 穆希岩,黄瑛,李学锋,王成菊,罗建波,邱静,沈公铭,李应仁. 2016

[14]就我国化肥使用中的几个热点问题谈些看法. 李家康,林葆. 2010

[15]合肥巢湖西部滨岸带湿地生态工程建设与探索. 董增林,苗作云,刘国锋. 2016

[16]化纤废水中污染物对大型溲繁殖的影响. 袁有宪,王会平. 1998

[17]加强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刻不容缓. 刘凤之. 2015

[18]滇池流域保护地西芹施肥研究. 雷宝坤,段宗颜,张维理,杜彩艳. 2004

[19]控养速生植物治理污染水体的研究进展. 刘国锋,何俊,华伯仙,徐跑,吴霆,徐增洪. 2017

[20]污染河道流域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的探讨. 汤江武,王新,姚晓红,吴逸飞,柳永,孙宏.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