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种质库保存小麦种质寄藏真菌检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段灿星

作者: 段灿星;王晓鸣;朱振东;武小菲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种质;种传真菌;健康检测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06 年 39 卷 10 期

页码: 2016-202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了解国家种质库存小麦的主要寄藏真菌,评价不同地域来源的小麦种质健康状况。【方法】运用吸水纸法、平皿测定法和洗涤法检测了共1 465份库存小麦种质。【结果】在来自陕西、河北和青海的712份小麦种质中,通过吸水纸法共检测到17属近40种真菌,其中陕西小麦种质上的优势菌群主要是交链孢(Alternaria)、根霉属(Rhizopus)、青霉属(Penicillium)、曲霉属(Aspergillus)、离蠕孢属(Bipolaris)、芽枝霉属(Cladosporium)、膝葡孢属(Gonatobotrys)和毛壳霉属(Chaetomium)等,河北区小麦的优势菌群为交链孢、根霉属、青霉属、曲霉属、离蠕孢属、芽枝霉属和镰刀菌等,青海区小麦种子携带的真菌主要是交链孢、根霉属、离蠕孢属、芽枝霉属和聚端孢属(Trichothecium)等;在供试材料中检测到对种子存活力具有严重破坏作用的病原菌有串珠镰刀菌(Fusarium moniliforme)、节状离蠕孢(Bipolaris nodulosa)、草本芽枝霉(Cladosporium herbarum)等。通过平皿测定法在353份陕西小麦材料中检测到16属25种真菌,较为常见的几类真菌是交链孢属、曲霉属、离蠕孢属、膝葡孢属(Gonatobotrys)、青霉属、镰刀菌等。运用洗涤法在400份小麦种质中检出6份带有小麦条黑粉菌(Ustilago tritici)的材料,在陕西小麦材料中占1.3%,河北材料中占2.0%。【结论】在小麦种质中共检测到19个属真菌,大部分为腐生菌,少数属弱寄生菌,对种子存活力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分类号: S339.3`S512.1

  • 相关文献

[1]泽泻种子带菌检测和药剂消毒处理效果研究. 黄颖桢,刘萍,陈菁瑛. 2013

[2]西瓜砧木种传真菌的初步检测. 韩鲁明,李旭,吴学宏,杨腊英. 2011

[3]橘色糖丝菌XA-1防治大豆种传病菌研究. 王丽娟,徐秀德,姜钰,董怀玉,樊慧梅,范瑛. 2007

[4]甘蓝种传真菌初步研究. 刘梅,卢志军,王品品,郑建秋,杨腊英,吴学宏. 2010

[5]小麦种质山农3895抗白粉病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 赵虎,徐金秋,牛祖彪,吴瑕,王洪刚. 2013

[6]寒带小麦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综合评价. 刘宁涛,张志成,邵立刚,车京玉,李长辉,马勇,张起昌,田超,尹雪巍,邹东月. 2020

[7]小麦优良种质77中2882的主要特点及应用. 李跃建,宋荷仙,朱华忠,肖子泉,薛章仪. 1997

[8]远缘杂交在转移有益基因创造小麦新种质中的潜力. 李军辉,李思敏,樊路. 2002

[9]抗条锈病小麦种质WS4-8的抗性鉴定及遗传. 杨随庄,王炜,曹世勤,杨仕雷,黄可兵,刘光辉. 2015

[10]山东保存小麦种质资源面粉白度分析. 樊庆琦,李玉莲,隋新霞,黄承彦,刘爱峰,高洁,程敦公,李根英,楚秀生. 2012

[11]引进国外种质对甘肃陇南小麦生产和条锈病控制的作用. 杜久元,李金昌,张耀辉. 2011

[12]10个小麦品种耐光氧化测定. 方先文,曹旸,蔡士宾. 1998

[13]国内外小麦种质主要矿质元素含量的评价分析. 王健胜,吴政卿,周正富,马爱锄,刘军,晁岳恩,李文旭,王亚欢,李静婷,赵干卿,雷振生. 2018

[14]对抗白粉病而晚熟小麦种质的改良. 郑殿升,宋春华,刘三才,陈梦英,王晓鸣,戴法超,刘旭明,李怡琳. 1999

[15]小麦种质资源根腐病抗性鉴定. 宋凤英. 2006

[16]长江中下游麦区小麦种质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 杨丹,姚金保,杨学明,周淼平,马鸿翔. 2015

[17]小麦种质芽期和苗期的耐盐性鉴定评价. 张巧凤,陈宗金,吴纪中,蒋彦婕,杨继书,蔡士宾. 2013

[18]国内外301份小麦品种(系)种子 萌发期抗旱性鉴定及评价. 任毅,颜安,张芳,夏先春,谢磊,耿洪伟. 2019

[19]CIMMYT小麦种质在新疆的利用. 王钊英,樊哲儒,吴振录,陈勇.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