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对中国轮作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欢

作者: 刘欢;熊伟;李迎春;杨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气候变化;轮作系统;种植效益;气候风险;适应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气象

ISSN: 1000-6362

年卷期: 2017 年 10 期

页码: 613-63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轮作耕作方式在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单位面积作物产量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气候变化对轮作系统影响的理解,揭示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规律,是促进轮作生产体系有效应对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关键。本文梳理了气候变化对轮作系统影响的研究成果和不足,总结当前常用研究手段(作物模型、统计和试验方法)的优缺点,从作物生长发育、种植布局、种植效益、种植风险4个方面阐述了气候变化对轮作系统产生的影响,并对现有的适应性措施以及今后研究重点进行分析,以期为全面深入评估气候变化对轮作系统的影响,以及未来轮作系统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一定参考和借鉴。已有研究结果表明,气候变化已经影响,而且还将继续影响轮作系统。尽管因研究的时空尺度、方法及轮作模式的不同,研究结果还存在一定差异,但大部分研究表明,在宏观层面上,气候变暖,热量资源增加,使得研究区轮作系统种植界限发生明显北移,导致不同轮作系统的作物布局及种植面积发生改变。微观角度上,气温升高加快了轮作系统内部作物生育进程,导致作物产量下降,也为系统内品种更换提供了可能。热量资源的变化,还导致轮作系统内部所遭遇的气象灾害规律发生变化,传统意义上的低温灾害事件将减少,但是种植界限变动的敏感区内新的低温灾害事件以及极端高温事件则有增加的趋势,从而增加了轮作系统高产、稳产及可持续发展的风险。生产中,通过改变作物布局,选用生育期更长的品种,以及优化管理措施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缓气候变化对轮作系统的不利影响。但是,由于气候变化和轮作系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目前研究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今后还需结合多种研究手段,开展气候变化对轮作系统影响的机理性、综合性以及系统性研究,提高研究的深度、广度、精度和准确度,以促进和保障其可持续发展。

分类号: S162`S344.1

  • 相关文献

[1]气候变化适应行动实施框架——宁夏农业案例实践. 居煇,陈晓光,王涛明,姜帅. 2011

[2]气候变化影响与适应问题的谈判进展. 李玉娥,李高. 2007

[3]气候变化对非洲水资源和农业的影响. 杨笛,熊伟,许吟隆. 2016

[4]气候变化危险水平与可持续发展的适应能力建设. 林而达. 2005

[5]荒漠草原牧户气候变化感知和适应的实证分析. 韩颖,侯向阳. 2010

[6]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现状与科技对策研究. 陈兆波,陈霞,董文,李茂松,霍治国,陈银基. 2013

[7]适应气候变化:中国农业面临的新挑战. 李虎,邱建军,王立刚,高春雨,高懋芳. 2012

[8]气候变化对塞维利亚水稻生产的影响与适应研究. 黄焕平,熊伟,林而达. 2012

[9]基于DSSAT模型的宁夏马铃薯生产的适应对策. 孙芳,林而达,李剑萍,熊伟. 2008

[10]气候智慧型农业及其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启示. 管大海,张俊,王卿梅,张燕萍,周玮,黄波,赵欣,王利,张卫建,王全辉. 2017

[11]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气候变化风险识别及其规避对策. 张雪艳,何霄嘉,马欣. 2018

[12]《气候变化2014:影响、适应和脆弱性》的主要结论和新认知. 姜彤,李修仓,巢清尘,袁佳双,林而达. 2014

[13]气候变化对临沂小麦生产的影响及适应措施研究. 袁静,许吟隆. 2008

[14]内蒙古荒漠草原牧户对气候变化的感知和适应. 韩颖,侯向阳. 2011

[15]气候变化对重庆农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高阳华,居辉,JAN Verhagen,唐云辉,张建平. 2008

[16]气候变化适应行动进展及对我国行动策略的若干思考. 居煇,韩雪. 2008

[17]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关于适应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的新认知. 段居琦,徐新武,高清竹. 2014

[18]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对《巴黎协定》后适应谈判的影响. 刘硕,张宇丞,李玉娥,马欣. 2018

[19]促进适应气候变化科技创新的政策环境研究. 许端阳,王子玉,丁雪,李达净,宋阿琳. 2018

[20]适应气候变化谈判的焦点问题与趋势分析. 李玉娥,马欣,高清竹,万运帆,刘硕,秦晓波.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