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地水稻高产抗倒伏调控技术的初步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书强

作者: 陈书强;赵海新;杨丽敏;杜晓东;薛菁芳;金光浩;周通;王翠;单莉莉;李敏;王秋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寒地;水稻;倒伏;施肥;化控剂

期刊名称: 华北农学报

ISSN: 1000-7091

年卷期: 2013 年 28 卷 06 期

页码: 159-16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随着机械化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水稻倒伏问题已经严重影响黑龙江省水稻生产。通过配合施用钾、硅肥和化学调控剂对防止水稻倒伏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期组装集成综合防倒伏调控技术,节省水稻生产成本、提高其产量和品质。结果表明:钾肥或硅肥单独施用时防倒伏效果不理想,硅肥(500 kg/hm2)只有与高量钾肥(400 kg/hm2)混合施用时才有较好的防倒效果;30%矮壮烯效剂(1.2 L/hm2)对防倒伏有明显作用,当配合钾硅肥施用时防倒效果更好。抗倒处理降低了第1,2,3节间的长度,改善了易发生倒伏的第3节间的物理性状,增加其节间干质量和茎壁厚度。抗倒处理使每穗1,2次枝梗数增多,从而使每穗粒数增多,产量明显增加。钾硅肥与氮磷肥配合施用,并在水稻拔节前7 d喷施30%矮壮烯效剂,是一项较好的综合防倒调控栽培技术。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株行距配置和插植苗数对寒地水稻产量和倒伏性状的影响. 陈书强,杨丽敏,赵海新,杜晓东,周通,薛菁芳,金光浩,单莉莉,王翠,李敏. 2016

[2]化控剂对东北春玉米抗倒伏性能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郝玉波,于洋,钱春荣,宫秀杰,李梁,姜宇博,来永才,葛选良,赵杨. 2017

[3]化控剂对东北春玉米抗倒伏性能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郝玉波,于洋,钱春荣,宫秀杰,李梁,姜宇博,来永才. 2017

[4]臭氧胁迫对不同敏感型水稻茎秆抗倒性状的影响. 邵在胜,穆海蓉,赵轶鹏,贾一磊,王云霞,杨连新,王余龙. 2017

[5]花后人为模拟倒伏对超级稻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赵新勇,邵在胜,吴艳珍,赵轶鹏,王余龙,王云霞,杨连新. 2018

[6]水稻倒伏原因及防止措施的研究进展. 顾大路,吴传万,杜小凤,朱云林,王伟中. 2008

[7]优质水稻品种“越光”的丰产栽培技术. 邹美智,牛景. 2006

[8]不同氮肥处理对水稻生理效应及产量的影响. 杨和川,陈留根,秦裕营,梁长东,刘红江,任立凯. 2018

[9]水稻倒伏与产量及食味的关系. 汤云龙,汪楠,张欣,李永杰,韦峻峰,钱路海,刘宝成,施利利,崔晶,刘学军,崔中秋. 2021

[10]水稻倒伏原因与旱穴直播抗倒伏技术. 姚志刚,陈良. 2020

[11]水稻抗倒伏性评价方法及机理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欧阳慧,杨贤莉,王立志,张天驰,迟力勇,赵茜,张喜娟,李明贤,李忠杰,李锐,孙兵,武小霞,吴立仁,吕国依,姜树坤. 2023

[12]硅肥和钙肥对超级杂交稻茎秆抗倒力学的影响. 青先国,蒲熙,王思哲,龚浩如. 2008

[13]基于低空无人机多光谱遥感的水稻倒伏监测研究. 田明璐,班松涛,袁涛,籍延宝,马超,李琳一. 2018

[14]水稻茎秆形态结构与倒伏的研究进展. 马国辉,宋春芳. 2009

[15]旱涝交替胁迫下水稻茎节发育及其抗倒伏能力. 陆红飞,郭相平,甄博,王振昌,周新国,李小朴,杨静晗. 2016

[16]抛秧稻的倒伏原因及其预防. 黄伟坚. 2003

[17]混合种植对五优稻4号抗倒及品质的影响. 高洪儒. 2015

[18]CO_2浓度及环境温度增加对寒地粳稻不同品种倒伏风险的影响. 孙兵,肖明纲,迟立勇,赵宏亮,李明贤,李阳春. 2016

[19]高供氮水平下不同硅肥对水稻茎秆特征的影响. 刘红芳,宋阿琳,范分良,李兆君,梁永超. 2018

[20]水稻倒伏粒重损失及不同品种抗倒能力差异比较. 陈书强,杜晓东,杨丽敏,赵海新,周通,金光浩,薛菁芳,王翠,单莉莉,李敏.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