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类作物子叶高频再生体系的建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任源

作者: 刘任源;于拴仓;魏佑营;张凤兰;余阳俊;赵岫云;张德双;汪维红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白菜类作物;子叶;再生频率

期刊名称: 西北农业学报

ISSN: 1004-1389

年卷期: 2012 年 21 卷 06 期

页码: 118-12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大白菜品种北京80号、油青矮脚45天菜心、四季菜心王的带柄子叶为外植体,研究不同基因型、苗龄、激素组合、预处理条件及琼脂质量浓度对不定芽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北京80号的最佳培养基为MS+5mg/L 6-BA+0.5mg/L NAA+2mg/L AgNO3,再生频率为83.6%;油青矮脚45天菜心和四季菜心王的最佳培养基为MS+0.2 mg/L TDZ+1 mg/L NAA+2 mg/L AgNO3,再生频率分别为73.1%和83.2%。3个基因型的带柄子叶在0.5~1mg/L 2,4-D中预处理3d,再生频率达84%以上。4~5d苗龄的外植体诱导不定芽效果较好。琼脂的质量浓度以12g/L为宜。通过不定芽继代培养和生根驯化建立白菜类作物较高再生频率的再生体系。

分类号: S634.5

  • 相关文献

[1]薄皮甜瓜‘花雷’再生体系的建立. 武云鹏,张若纬,彭冬秀,张秀婷. 2018

[2]甜瓜子叶组织培养的研究. 于喜艳,何启伟,孔庆国. 2002

[3]白菜类作物叶片长宽性状QTL定位分析. 邓杰,王辉,程锋,武剑,王晓武. 2012

[4]白菜类作物氮利用效率的关联分析. 翟文,林良斌,李石开,丁建明,汪骞,程锋,王晓武,武剑. 2011

[5]白菜类作物BrFLCl开花位点的序列分析. 龚莹,王艳,原玉香,王晓武,林良斌,武剑. 2008

[6]白菜类作物(Brassica.rapa)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赵建军,王晓武,Guusje.Bonnema,Dick.Vreugdenhil,Maarten.Koornneef,许泽永,孙日飞. 2004

[7]白菜类作物资源群体结构分析. 高玉梅,张淑江,章时蕃,李菲,王晓武,武剑,孙日飞. 2009

[8]白菜类作物开花时间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高宝祯,刘博,李石开,梁建丽,程锋,王晓武,武剑. 2017

[9]甘蓝型油菜下胚轴离体培养再生植株研究. 刘晓庆,沈源,蔡小宁,浦惠明,戴其根. 2008

[10]草莓叶片再生体系的建立. 张向军,陈丽娟. 2004

[11]蜡蚧轮枝孢原生质体再生条件的研究. 邓春生,吴正铠,叶正楚. 1991

[12]甘蓝型油菜带柄子叶高频率再生植株的研究. 王艳,贺宾,曾幼玲,高燕,张富春. 2004

[13]提高油菜离体培养再生频率的研究. 萨如拉,胡晓林. 2009

[14]甘蓝型黄籽油菜双单倍体群体的构建. 梅德圣,王汉中,李云昌,胡琼,李英德,徐育松. 2006

[15]提高黄瓜农杆菌遗传转化体系再生频率的研究. 陈峥,金红,程奕,杜胜利,魏爱民. 2001

[16]百脉根高含硫氨基酸转基因植株再生. 吕德扬,邵嘉红,徐晓明,张军,汪清,俞梅敏,范云六. 1992

[17]蜡蚧轮枝孢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研究. 邓春生,吴正铠,叶正楚. 1991

[18]影响水稻愈伤组织植株再生频率因素的研究. 李克斌,尹姣,曹雅忠,吴忠义,杨德光,刘学堂,付建业. 2007

[19]蜡蚧轮枝孢原生质体的形成、再生、诱变及其突变株对蚜虫的毒力测定. 邓春生,吴正铠,叶正楚. 1991

[20]提高马铃薯遗传转化体系再生频率的研究. 陈峥,金红,罗智敏. 200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