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里木传统酸奶品质评价及风味物质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何齐

作者: 何齐;李雪;冯倩;易鸳鸯;顾美英;朱静;孙建;谭慧林;张志东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赛里木传统酸奶;酸奶品质;营养物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挥发性风味物质

期刊名称: 食品研究与开发

ISSN:

年卷期: 2023 年 013 期

页码: 175-18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进一步了解赛里木传统酸奶样品间品质差异,解析优质赛里木传统酸奶风味物质,该文从赛里木及周边采集12个传统酸奶样品,对酸奶营养成分、微量元素以及酸奶特性指标进行测定,并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对其中优选酸奶挥发性物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个赛里木传统酸奶样品营养成分和微量元素存在较大差别,其中,蛋白质、脂肪含量最大可达3.78%和3.57%,微量元素钙、镁最高分别可达173.7 mg/100 g和54.5 mg/kg。赛里木传统酸奶普遍表现酸度高和黏度高,最高分别可达201°T及7 325 mPa·s,其中H4样品因黏度高(7 325 mPa·s)、持水力强(80.74%)和风味好,被优选出进行风味物质分析,共检出挥发性物质22种,其中苯甲酸及1-辛烯-3-醇、异辛醇、3-羟基-2-丁酮、3-辛酮等为主要风味物质。

分类号: TS252.54

  • 相关文献

[1]腊牛肝加工过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变化分析. 徐欢,郑娅,余群力,林梁,曹晖,韩明山. 2019

[2]炒制时间及炒制方式对青稞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的影响. 张垚,张文刚,党斌,杨希娟,陈丹硕,郝静. 2020

[3]荔枝汁结冰-解冻浓缩过程中品质的变化规律. 赵芳,曹清明,吴继军,徐玉娟,肖更生. 2012

[4]咸鱼中的挥发性风味成分. 李来好,丁丽丽,吴燕燕,杨贤庆,邓建朝,刘法佳. 2012

[5]两种浓缩工艺荔枝汁的挥发性风味物质. 赵芳,吴继军,曹清明,徐玉娟,肖更生. 2012

[6]响应面法优化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酱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工艺. 王强,邓泽元,范亚苇,胡蒋宁,刘蓉,李静,赵丽萍,杜金平. 2010

[7]花生挥发性风味物质研究进展. 林茂,吕建伟,马天进,胡腾文,李正强,郑炯,阚健全. 2013

[8]调理脆肉鲩鱼片冷藏过程风味成分变化. 林婉玲,丁莫,李来好,王锦旭,翟红蕾,杨贤庆,吴燕燕,郝淑贤,黄卉. 2018

[9]恩施鲊广椒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对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雷炎,马佳佳,雷敏,赵楠,郭壮,张振东,赵慧君. 2019

[10]基于厌氧环境的低盐雪菜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 刘大群,张程程. 2018

[11]含有不同诱食剂的猫粮的挥发成分对猫适口性的影响. 刘策,林振国,徐振华,范廷,陈雪梅,孙海涛. 2020

[12]食用菌风味影响因素及其评价研究进展. 李润,杨焱,刘晓风,陈万超,李文. 2020

[13]不同干燥方式对热反应鸡粉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朱萌,王军,郭宇明,王德鹏,汪兰,李新,丁安子. 2020

[14]糙米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技术及其在加工中变化研究进展. 陈焱芳,张雁,邓媛元,魏振承,唐小俊,刘光. 2020

[15]加州鲈挥发性物质分析方法的建立与分析. 杨雪玲,王彩霞,白婵,熊光权,王炬光,耿胜荣,廖涛. 2020

[16]HS-SPME-GC-TOF-MS分析云南怒江草果不同部位的挥发性风味物质. 吴桂苹,段君宇,朱科学,谷风林,秦晓威,郝朝运,杨毅. 2020

[17]云南怒江草果的微波无溶剂萃取及其挥发性风味物质的GC-TOF-MS分析. 吴桂苹,谷风林,朱科学,李云莹,李昌应,房一明. 2020

[18]γ辐照加工对原晒脆萝卜挥发性成分、质构、色泽及微观结构的影响(英文). 徐远芳,彭玲,张祺玲,周毅吉,郭峰,张勇,邓超,王芊,邓钢桥,李文革. 2018

[19]氧化羊骨油对羊肉味调味基料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刘金凯,高远,王振宇,陈丽,张德权,艾启俊. 2014

[20]香菇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研究进展. 陈洪雨,鲍大鹏,康前进,吴莹莹.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