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穗分化期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颖花分化与退化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文廷刚

作者: 文廷刚;王伟中;杨文飞;顾大路;钱新民;施洪泉;孙爱侠;吴传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植物生长调节剂;穗分化期;颖花分化与退化;结实率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学报

ISSN: 1000-4440

年卷期: 2019 年 003 期

页码: 514-52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南粳9108为材料,在水稻生长的第一苞分化期(Ⅰ期)、枝梗及颖花分化期(Ⅱ期)、颖花分化-雌雄蕊形成期(Ⅲ期)、雌雄蕊形成-减数分裂期(Ⅳ期)喷施乙烯利(Eth, 10*10-3 mol/L)和多效唑(PP333,300 mg/L),以清水为对照(CK),研究不同时期外源调节剂处理对稻穗一次枝梗颖花和二次枝梗颖花的分化、退化以及穗部性状和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乙烯利在幼穗分化各时期处理均显著增加了水稻总颖花分化数和退化数,但每穗颖花数均表现为降低,尤以Ⅳ期每穗颖花数降低最多,其中主要降低了二次枝梗颖花数.多效唑在幼穗分化前期(Ⅰ和Ⅱ期)处理总颖花分化数、总颖花退化数和每穗颖花数均表现为增加;而在后期(Ⅲ和Ⅳ期)处理则相反.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水稻结实率和实粒数与二次枝梗颖花数关系更紧密,而总颖花数和千粒质量与一次枝梗颖花数关系更紧密.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时期处理和调节剂处理以及不同时期处理与调节剂处理的交互作用对水稻穗部性状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因此,乙烯利处理通过减少一次枝梗颖花数和二次枝梗颖花数,从而降低了每穗颖花数和实粒数,空秕粒数增加,导致了结实率、千粒质量和产量的下降.多效唑前期(Ⅰ和Ⅱ期)处理通过提升一次枝梗颖花数和二次枝梗颖花数,促进了每穗颖花数的增加,从而提高了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质量,最终提高了产量;但在后期(Ⅲ和Ⅳ期)处理则相反.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水稻器官形态和干物质积累对穗分化不同时期高温的响应. 王亚梁,张玉屏,朱德峰,向镜,陈惠哲,张义凯. 2016

[2]穗分化期高温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及缓解措施研究进展. 郑涵,丁文金,何招亮,侯凡,戴彬凤,钟列权,张海鹏,杨勇. 2024

[3]籼型常规早稻穗分化期低温对颖花形成和籽粒充实的影响. 曾研华,张玉屏,向镜,王亚梁,陈惠哲,朱德峰. 2015

[4]强化栽培下水稻穗分化期叶片光合速率与水分利用率的研究. 林贤青,周伟军,朱德峰,张玉屏,杨国花. 2005

[5]籼稻颖花分化与退化对不同播期温光的响应. 王亚梁,张玉屏,向镜,王磊,陈惠哲,张义凯,张文倩,朱德峰. 2017

[6]温度对水稻亚种间杂种育种及结实率的影响. 吕川根,王才林. 2002

[7]不同机插育秧方式对淮北地区麦秸还田下水稻产量的影响. 赵轶鹏,高金喜,胡婷婷,吴玉玲,徐家安,赵新勇,王健康. 2017

[8]穗肥调控时期对大穗型水稻品种结实率及产量的影响. 张发丽,黄婷婷,石明,张恒栋,钱晓刚,罗德强. 2014

[9]不同生态条件下水稻三系不育系G98A的开花习性与异交结实的关系. 石邦志,陈文强,周乐良,伍祥,黄云. 2009

[10]耐热耐旱性不同水稻品种的农艺和生理性状. 段骅,苏京平,傅亮,剧成欣,刘立军,杨建昌. 2015

[11]比空栽培下不同栽插密度对水稻产量及穗部性状的影响. 陈盈,张满利,于广星,宫殿凯,刘宪平,代贵金. 2019

[12]籼型光敏不育系1103S的春繁技术研究. 谢戎,余金洪,何光华,扬正林,骆强. 2000

[13]以不育系为母本、大颖野生稻为父本的远缘野栽杂交简化技术研究初报. 张淑平. 2000

[14]抽穗期高温胁迫对水稻开花结实的影响. 谢晓金,申双和,李秉柏,刘春雷,周千. 2009

[15]田间杂交水稻单年单点5种不同逆境的批量筛选及聚类分析. 李霞,孙志伟,吕川根,任承刚,曹昆,王超. 2010

[16]孕穗期低温胁迫对寒地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王士强,宋晓慧,赵海红,孙明明,萧长亮,顾春梅,那永光,解保胜,曹立勇,程式华. 2016

[17]花期低温对寒地水稻颖花结实的影响. 王连敏,王立志,王春艳,李忠杰,刘功,郭建平,关双红. 2004

[18]水稻深层根系对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朱德峰,林贤青,曹卫星. 2001

[19]低温冷害影响水稻结实率的要因分析. 叶昌荣,戴陆园,王建军,曾亚文,余腾琼. 2000

[20]两系法杂交稻两优培九结实率稳定性及其与温度的关系. 吕川根,宗寿余,赵凌,王才林,孙永华,邹江石.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