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卜丝核菌根腐病病原鉴定及其对杀菌剂的敏感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杨利娟

作者: 杨利娟;高苇;李海燕;薛涛;张春祥;霍建飞;王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萝卜根腐病;丝核菌;杀菌剂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2024 年 52 卷 002 期

页码: 117-120

摘要: 为明确萝卜丝核菌根腐病的病原种类及筛选防治丝核菌根腐病的有效杀菌剂,基于形态学、致病性测定和rDNA-ITS的序列分析,明确天津地区的萝卜丝核菌根腐病的病原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属于融合群AG-2-1.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评价病原对5种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病原对咯菌腈、吡唑醚菌酯、氟啶胺和噻呋酰胺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EC50为0.0181~0.9966μg/mL,可作为生产上防治萝卜丝核菌根腐病的候选药剂使用;而病原对咪鲜胺的敏感性较差,EC50为10.8828μg/mL,在生产上不推荐使用.

分类号: S436.3

  • 相关文献

[1]苹果丝核菌室内药效对比试验. 赵俊芳,乔趁峰,常聚普,周增强,杨玉巧,杨旭琦. 2012

[2]大玫北方 枯病菌与其轮作物丝核菌的生物学特性及致病力比较研究. 赵桂东,朱海波. 1999

[3]大麦纹枯病菌与其轮作物丝核菌的生物学特性及致病力比较研究. 赵桂东,朱海波,周玉梅,李茹. 1999

[4]美花石斛组培苗促生内生真菌分离及筛选. 朱国胜,刘作易,黄永会,金家兴,毛堂芬,吴明开. 2007

[5]湖北省小麦纹枯病原菌菌丝融合群和致病力研究. 杨小军,杨立军,赵永玉,喻大昭,徐荣钦,张重权. 2000

[6]丝核菌(Rhizoctonia spp.)对花生的为害及病原学研究. 鄢洪海,张茹琴,迟玉成,徐曼琳,夏淑春. 2015

[7]兰科植物菌根真菌的研究进展. 朱国胜,刘作易,毛堂芬. 2004

[8]兰科植物菌根真菌的研究进展. 范黎,郭顺星. 1998

[9]具有纹枯病相似症状的小麦茎基病害初步研究. 耿忠义,吴斌,姜珊珊,张眉,赵京岚,辛相启. 2017

[10]江苏省小麦纹枯病病原组成及其致病力研究. 方正,陈怀谷,陈厚德,王裕中. 2006

[11]北京地区主要草坪病害的调查及室内药剂筛选试验. 王淑芝,齐淑华,袁会珠. 2005

[12]中国北纬33度地区小麦纹枯病菌的群体组成及致病力研究. 陈莹,李伟,张晓祥,张伯桥,于汉寿,陈怀谷. 2009

[13]三江平原地区大豆根腐病调查报告. 杨晓贺,顾鑫,赵海红,姚亮亮,刘伟,申宏波,张瑜,刘丽君,丁俊杰. 2015

[14]江苏省几种作物丝核菌酯酶同工酶研究. 夏正俊,李清铣. 1992

[15]海南香蕉污斑病病原鉴定及防治试验初报. 周传波,吉训聪,肖敏,王运勤. 2007

[16]双核丝核菌融合群AG-R的分离鉴定. 段春芳,桂敏,袁恩平,方飞,洪群艳,杨根华. 2011

[17]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大豆根腐病调查研究初报. 杨晓贺,张瑜,丁俊杰,顾鑫,赵海红,姚亮亮,刘伟,刘丽君. 2015

[18]湖北省小麦纹枯病病原菌菌丝融合群研究. 喻大昭,杨小军,杨立军. 2000

[19]太阳能消毒的研究综述. 曹坳程. 2008

[20]辽宁省甜瓜新病害——丝核菌果腐病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测定. 刘志恒,黄欣阳,胡积祥,滕晓菲,赵廷昌.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