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麦草优良无性系及其光合特性日变化规律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孟林

作者: 孟林;毛培春;张国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偃麦草;无性系;光合特性;水分利用率

期刊名称: 草业与畜牧

ISSN: 1673-8403

年卷期: 2006 年 07 期

页码: 21-24

摘要: 多年来利用优良单株选择法对采自新疆天山北坡的野生偃麦草开展无性系的选育研究,经过两次单株选择,初步选育并确定了生态生物学性能稳定、生产潜力大的偃麦草优良无性系。以原始群体为对照,开展了分蘖时期叶片单位面积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水分利用率(WUE)、光能利用率(LUE)等光合生理特性日变化规律的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无性系和对照的Pn、Tr、Gs、Ci和WUE均呈现较一致的“双峰型”变化趋势,且存在明显的“光午休”现象,而LUE日变化进程表现为“U”字型。无性系的Pn、Tr、Gs、WUE出现第一次高峰的时间均在100∶0左右,而出现第二次高峰时均较对照由160∶0提前到140∶0左右。

分类号: S543.9`S688.4

  • 相关文献

[1]NaCl胁迫对黄瓜幼苗光合特性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张淑红,张恩平,庞金安,马德华,司龙亭. 2005

[2]杂交大豆与普通大豆关键生理特性的比较研究. 陈喜凤,孙宁,谷岩,王振民,吴春胜,赵福林. 2014

[3]不同种植方式和亏缺灌溉对设施黄瓜生理特性及WUE的影响. 毛丽萍,赵婧,仪泽会,王立革,焦晓燕. 2020

[4]水分和钾肥耦合对甘薯光合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张辉,朱绿丹,安霞,董月,焦庆清,张永春. 2016

[5]灌溉方式对草莓光合特性和根系生长的影响. 钱小琴,聂凡,蔡永萍,盛新颖,聂敬全,洪萨丽. 2009

[6]天山北麓鲜枣光合特性及水分利用率的日变化研究. 花东来,石国亮,陈奇凌,李铭,张献辉. 2014

[7]棉花野生资源光合特性的初步研究. 郑巨云,王春英,王星星,赵艳艳,王玉红,李雪源,刘方,王坤波. 2015

[8]干旱胁迫对甘蔗品种及野生近缘材料光合特性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姚艳丽,刘洋,苏俊波,林希昊. 2013

[9]短期深旋松对黄淮海沙姜黑土耕层结构及小麦生长的影响. 李玉义,张莉,逄博,逄焕成,韦本辉,王庆伟,綦少伟. 2017

[10]耐密性春大豆品种光合特性研究. 郑伟,谢甫绨,郭泰,王志新,李灿东,张振宇,吴秀红,张茂明,王庆胜,侯升林. 2014

[11]种植密度对不同耐密性大豆品种特性的影响. 郑伟,谢甫绨,郭泰,王志新,李灿东,张振宇,张茂明,刘忠堂. 2015

[12]偃麦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李培英,孙宗玖,朱昊,阿不来提. 2012

[13]偃麦草根茎蛋白质修饰冰晶的研究. 龚束芳,杨涛,李岩,车代弟. 2009

[14]小麦背景中源于长穗偃麦草抗白粉病基因的分子定位. 贺润丽. 2008

[15]抗BYDV小麦—中间偃麦草易位系α—淀粉酶2同工酶的研究. 辛志勇,肖世和,林志珊,钱幼婷,徐惠君,杜玉璞. 1998

[16]小偃麦衍生品系的赤霉病抗性评价. 张晓军,肖进,王海燕,乔麟轶,李欣,郭慧娟,常利芳,张树伟,阎晓涛,畅志坚,武宗信. 2020

[17]小麦与偃麦草远缘杂交的研究. 孙善澄. 1987

[18]抗黄矮病普通小麦偃麦草异附加系、异代换系的选育和鉴定. 武东亮,辛志勇,陈孝,徐惠君,马有志,张增艳. 1999

[19]中间偃麦草抗小麦白粉病和眼斑病遗传控制研究. 李洪杰,王晓鸣,朱振东. 2008

[20]源于中间偃麦草7XL的抗小麦黄矮病重要基因TiDPK1的分离克隆与功能验证. 张增艳,刘艳,辛志勇.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