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壤丘陵区水土流失过程及综合治理技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忠佩

作者: 李忠佩;张桃林;杨艳生;王兴祥;何园球;曾希柏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红壤丘陵区;水土流失;过程;综合治理技术

期刊名称: 水土保持通报

ISSN: 1000-288X

年卷期: 2001 年 21 卷 02 期

页码: 12-1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根据试验结果 ,分析了红壤丘陵区水土流失和养分损失的过程和动态变化以及在不同耕作轮作措施下的变异特征 ,提出了水土流失区综合治理的技术措施。东南红壤丘陵区水土流失的面积约占土地总面积的 2 1.5 %。水土流失量的年际间差异非常大 ,达 18~ 2 0倍 ,季节间的变化则主要受降雨分布、植被覆盖及人为活动的影响 ,保护性耕作可以明显减少水土流失和养分损失量。采用综合治理技术 ,创造合适的水分和养分条件 ,是快速恢复水土流失区的植被和土壤肥力的有效措施。

分类号: S157.2

  • 相关文献

[1]中国红壤丘陵区水土流失规律与土壤允许侵蚀量的研究. 水建国,叶元林,王建红,柳茶茶. 2003

[2]喀斯特地区城市化空间模式和过程研究-以贵阳市为例(英文). 邢丹,肖玖军,周焱. 2013

[3]江苏沿海地区烟粉虱灾变规律与综合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徐文华,陆勇,方志翔,孟军,陈建平,刘标. 2012

[4]茭白田福寿螺的生物学特性和无害化治理技术. 陈建明,俞晓平,郑许松,徐红星,吕仲贤,张珏锋. 2003

[5]设施番茄连作障碍土壤修复及其对青枯病害的防治效果. 郑雪芳,刘波,朱育菁,陈德局,陈小强,魏余煌. 2018

[6]青海省油菜田草害综合治理技术研究. 郭青云,邱学林,郭良芝,辛存岳,魏有海. 2002

[7]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区农机农艺配套融合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王萍,李瑶,夏文建,曹晓林,刘秀梅. 2015

[8]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评价红壤丘陵区水田多熟制种植效益. 李伟伟,卞新民,王伟,戴兴临. 2005

[9]红壤兵陵区圆叶决明新品种的适应性研究. 文石林,徐明岗. 2001

[10]竹豆间种对柑橘园土壤化学性质及微生物碳源代谢特征的影响. 马昕伶,秦文婧,刘凯,刘佳,樊剑波,李忠佩,陈晓芬,吴萌,江春玉,刘凯丽,武志峰,刘明. 2021

[11]红壤丘陵区不同种草模式的水土保持效果与生态环境效应. 徐明岗,文石林,高菊生. 2001

[12]湘南红壤丘陵区不同生态种植模式下土壤磷素流失特征. 袁敏,文石林,徐明岗,董春华,秦琳,张璐. 2013

[13]生态牧草筛选及其在生态果园应用的研究. 黄毅斌,应朝阳,郑仲登,方金梅,翁伯奇. 2001

[14]红壤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有机碳储量的比较研究. 李家永,袁小华. 2001

[15]红壤丘陵区小型花生播种机的设计和试验研究. 药林桃,曹晓林,董力洪,陈盾. 2015

[16]南方红壤丘陵水土流失防控与循环农业模式构建及其应用(英文). 翁伯琦,钟珍梅,罗旭辉,应朝阳,王义祥,叶菁. 2012

[17]北亚热带红壤丘陵区3种土地利用方式下CH_4通量及其影响因素. 田亚男,聂文婷,张水清,Muhammad Shaaban,吕昭琪,殷欣,林杉. 2015

[18]南方红壤丘陵农区畜牧业发展战略研究. 胡明文,文石林,徐明岗. 2009

[19]湘南红壤丘陵区不同生态模式水土流失特征. 袁敏,文石林,秦琳,董春华. 2012

[20]湘南红壤丘陵区草山草坡改良及综合利用技术研究. 高菊生,文石林,段贵平.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