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香六堡茶品质特征及香气质量评价方法建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温立香

作者: 温立香;张芬;何梅珍;黄寿辉;彭靖茹;林家威;袁冬寅;陈家献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六堡茶;品质特征;香气;质量评价

期刊名称: 食品工业科技

ISSN: 1002-0306

年卷期: 2021 年 42 卷 002 期

页码: 230-23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究陈香型六堡茶品质特点,对典型样本进行品质成分分析,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结合GC-MS分析香气成分,对26种共有芳香物质进行主成分分析,以不同主成分特征值的方差贡献率为加权系数,结合主成分线性回归方程构建陈香六堡茶的香气质量综合评价函数,并利用所建函数计算样本得分排序进行香气质量评价.结果表明:陈香型六堡茶主要品质成分特征为:茶多酚含量13.05%±2.14%,氨基酸含量1.80%±0.13%,咖啡碱含量4.44%±0.36%,水浸出物含量38.00%±2.81%;"陈香"的主要特征性芳香物质为α-雪松醇、β-芳樟醇、二氢猕猴桃内酯、α-萜品醇和β-紫罗酮;对比感官与函数F=52.962F1+20.825F2+15.348F3+7.592F4的评价结果,两种方法对香气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说明利用该综合评价函数来进行六堡茶香气的质量评价是可行的.

分类号: TS272

  • 相关文献

[1]海南农垦红茶、绿茶品质分析研究. 张威,吴海江,马桂岑,张颖彬,柴云峰,陈利燕,周苏娟,刘新,鲁成银. 2018

[2]不同去仓味方法对六堡茶香气成分的影响. 赵云雄,刘汉焱,冯红钰,罗莲凤,吴玲玲,梁光志,李子平,覃仁源. 2021

[3]六堡茶渥堆过程中主要生化成分和茶汤色泽变化及其相关性研究. . 2019

[4]六堡茶挥发性成分中关键香气成分分析. 马士成,王梦琪,刘春梅,马婉君,朱荫,林智,吕海鹏. 2020

[5]试论湄潭翠芽与湄江翠片的差别. 郑世英,申东. 2009

[6]菜用甘薯新品系主要品质特征的因子分析与综合评价. 梅新,杨新笋,何建军,施建斌,刘意,蔡沙,涂艳华,陈学玲,焦春海. 2016

[7]淡腌青鱼加工过程、制品品质特征和安全性评价. 郭全友,董艺伟,李保国,姜朝军. 2017

[8]福州3个鲜食橄榄品种(系)的果实品质特征与香气组分分析. 赖瑞联,冯新,陈瑾,陈义挺,吴如健. 2020

[9]西藏苏格绵羊不同部位肉品质特征与主要营养成分分析. 周雨. 2019

[10]方山玉叶. 谢宁波,陈朝锦. 1993

[11]淡腌大黄鱼贮藏中的品质变化及腐败菌分析. 许钟,郭全友. 2008

[12]不同等级云岭永川秀芽茶叶品质特征研究. 张莹,钟应富,袁林颖,罗红玉,邬秀宏. 2015

[13]靖安白茶制茶品质及管理、加工技术. 黄利,曾永强,陈克彪,陈裕林,肖志良,王伟伟,江和源. 2023

[14]长江中下游区域花生生产与品质特征的研究. 郭洪海,杨丽萍,李新华,杨萍,万书波,王荣富,周可金. 2010

[15]墨脱县主栽茶树品种生物学特性与品质特征研究. 毛娟. 2023

[16]庐山云雾茶机械化加工技术及品质分析. 王伟伟,黄纪刚,杨丽娟,陈艳,江新凤,刘爽,江和源. 2024

[17]贵州高海拔区糖心苹果果实品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冯建文,韩秀梅,宋莎,王红林,解璞,杨华,李顺雨,吴亚维. 2021

[18]驼峰春茶的制作工艺. 龚自明,瞿静元. 2000

[19]丹霞系列白毛茶新品种(系)加工白茶的感官品质比较. 卓敏,乔小燕,操君喜,吴华玲,韩雪文,陈栋,李助明,谢汉茂. 2013

[20]‘汝城白毛茶’新品系制工夫红茶品质特征分析. 钟妮,赵熙,余鹏辉,黄浩,郑红发.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