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用春大豆新品种浙农8号的选育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龚亚明

作者: 龚亚明;胡齐赞;徐盛春;夏乐舜;张古文;王新斌;丁桔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菜用大豆;抗病性;产量;适应性

期刊名称: 上海农业学报

ISSN: 1000-3924

年卷期: 2010 年 26 卷 04 期

页码: 100-10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浙农8号是通过辽22-14与29-34杂交后,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菜用大豆新品种,2009年11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抗大豆花叶病毒病,耐肥性强,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等特点,是综合农艺性状表现优良的菜用大豆新品种,适宜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田或旱地春播种植。

分类号: S643

  • 相关文献

[1]几个杂交稻组合的适应性分析. 龚红兵,周义文,刁立平,景德道,林添资,钱华飞,盛生兰. 2006

[2]国审甜玉米新品种晋超甜1号西南区表现分析比较. 卢保红,杜如珊,王志虹,马海林,王智源,张广峰,魏荣业. 2019

[3]11个普通玉米品种在浙中地区的适应性评价. 陈晓龙,朱正梅. 2021

[4]春优284在河南稻区适应性抗病性试验. 徐九文,余守武,薛庆锋,阮颖龙,牛远,李少军. 2020

[5]潍坊烟叶产区烤烟新品种(系)适应性研究. 王毅,管恩森,胡海洲,王大海,王绍美,尹子杰,高凯,赵清海,杜传印. 2015

[6]大豆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进展及展望. 徐杰飞,郭泰,王志新,郑伟,李灿东,赵星棋,王象然. 2024

[7]高产、双抗型小麦新品种‘川麦51’产量、抗病性等特征分析. 廖晓虹,杨梅,饶世达,蒲宗君. 2011

[8]杂交中稻新品种展示结果分析. 曾庆四,刘万里,熊恒多,游艾青. 2016

[9]菜用大豆在辽宁省不同生态区农艺性状及产量的比较研究. 陈艳秋,宋书宏,张立军,董友魁,刘永涛,张丽莉,宋晓艳,于广文,王玉江. 2010

[10]早熟菜用大豆种植密度试验初报. 吴春芳,姜永平,金丽华. 2007

[11]菜用大豆与普通大豆产量及品质的比较. 张惠君,敖雪,王海英,李明姝,谢甫绨. 2009

[12]不同遮光处理对菜用大豆产量的影响. 李初英,吴建明,赵艳红,杨守臻,赵洪涛,陈怀珠,孙祖东. 2012

[13]菜用大豆品种筛选与最佳播种期的研究. 赵政文,马继凤,崔永平. 2004

[14]广东菜用大豆周年连续播种试验研究. 张孝祺,林雄,阮成英,丘银清,江周林,张惠娜,李崇阳. 2003

[15]甘蔗间种菜用大豆对甘蔗产量、品质及间种后综合经济效益的影响. 方锋学,龙明华,刘海斌,汪淼,翁梦苓,周艳霞,张旭升,孙立,黄芳,蒋洪涛. 2011

[16]菜用大豆粤引浙-75的引种筛选试验. 张孝祺,丘银清,林雄,张惠娜,江周林. 2004

[17]菜用大豆引种鉴定研究. 黄建成,李爱萍,郑开斌. 2007

[18]贵州省干椒新品种区域试验的基因与环境互作分析. 牟玉梅,赖卫,刘崇政,姜虹,杨红. 2016

[19]玉草1号适应性分析. 陈柔屹,程江,张建波,郑常样,潘敏娜. 2011

[20]饲用甘蔗品种闽牧42在贵州南部地区的适应性. 龚德勇,何静,尚以顺,刘凡值,周正邦.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