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蛋白重组表达与人造奶生物合成:全球专利分析与技术发展趋势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周正富

作者: 周正富;庞雨;张维;王劲;燕永亮;郑迎迎;陈敏;廖志华;林敏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乳蛋白;重组表达;人造奶;组合合成;未来食品

期刊名称: 合成生物学

ISSN: 2096-8280

年卷期: 2021 年 05 期

页码: 764-777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乳蛋白是天然动物奶的主要成分,具有高营养、易吸收、增强免疫力、抗氧化等多种生物活性。采用基因工程和细胞工厂等技术手段,高效表达天然奶中的各种乳蛋白组分,已成为当前人造奶生物合成的研发热点和技术难点。人造奶作为一个已商业化面向市场并正在改变世界的新兴科技食品,营养风味与天然牛奶相当,但不含乳糖、胆固醇、抗生素和致敏原等不良因子,其生产过程无需养殖动物,可以有效节约资源与能源,是一种颠覆传统养殖业的未来乳制品生产新模式,将引领未来食品产业和细胞农业发展方向。本文系统总结了模式微生物底盘改造、重组乳蛋白高效表达和人造奶制品产业化等相关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现状,探讨了目前人造奶制品研发面临的瓶颈技术挑战和生物安全评价等热点问题,介绍了乳蛋白组合表达、风味物质添加、致敏原删除和细胞工厂智造等最新发展动态,为人造奶等未来合成食品产业化提供重要的理论与技术参考。目前我国乳蛋白重组表达与人造奶生物合成技术研发力量相对薄弱,研发资金与风险投资不足。为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十四五"期间我国应加大研发投入,着力突破共性关键技术与产品生产工艺,同时加快制定未来合成食品商业化管理法规与产业政策,为促进我国未来养殖业发展和实现农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的科技支撑。

分类号: TS252.1

  • 相关文献

[1]未来食品基础科学问题. 李兆丰,徐勇将,范柳萍,张德权,孙崇德,藏明伍,陈坚,刘元法. 2020

[2]大黄鱼β_2-微球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重组表达. 余素红,王玉桥,陈新华. 2009

[3]厌氧梭菌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的直接表达及活性筛选. 陈燕,黄金群,裴建新,庞浩. 2013

[4]蚯蚓纤溶酶基因P_(239)的原核表达、纯化及活性测定. 陈飞,孟宪志,李莉,单风平,吴红艳,桓明辉,陈杰. 2004

[5]蚯蚓溶栓酶基因的克隆及非融合性表达. 陈飞,李莉,孟宪志,梁国栋,刘艳玲,吴红艳. 2003

[6]禽分枝杆菌副结核亚种map0862基因与map2154c基因的串联重组表达. 迟磊,刘思国,王春来,宫强,赵昆,刘建东,王勇,云孟克,刘慧芳,赵福广. 2008

[7]禽流感病毒HA基因在S2细胞中的表达与鉴定. 史利军,张亚兰,尹惠琼,章金刚,李刚. 2010

[8]木聚糖酶XynB-E18的重组表达纯化及酶学性质测定. 宋迎,鲁芳,严孝金,张蓓,刘永,张立,孟昆,杨培龙,姚斌,高伟. 2018

[9]猪源嗜性衣原体HB1043株主要外膜蛋白(MOMP)基因的分析及重组表达. 闫少侠,田永祥,刘泽文,袁芳艳,郭锐,段正赢,杨克礼,孟丽,周丹娜. 2013

[10]谷氨酸棒杆菌麦芽寡糖基海藻糖水解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常敏,乔宇,丁宏标. 2011

[11]牛抗菌肽Bac7-Bac5融合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过表达,纯化及抑菌活性. 赵昆,刘思国,王春来,宫强,迟磊,刘建东,王勇,云孟克,常月红,刘慧芳,周媛媛,孙延鸣. 2007

[12]亚洲璃眼蜱免疫抑制蛋白P36的分子鉴定及重组表达. 郭凤璕,狄清,周勇志,曹杰,张厚双,周金林. 2010

[13]噬菌体裂解酶Lysep3的毕赤酵母重组表达和活性分析. 闫伟,杨娜,毛若雨,王秀敏,郝娅,马炫炫,滕达,王建华. 2020

[14]抗菌肽CAP18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纯化及活性的初步鉴定. 徐灵龙,石星明,王云峰,史春林,王玫,孙妍,童光志. 2008

[15]烟草C3HC4型锌指蛋白的原核表达及转基因植株功能研究. 杨秀芬,刘勇,邱德文. 2014

[16]毕赤酵母Kar2p过表达对假黑盘菌素表达量的影响. 王楠,李刚强,郭文芳,刘德虎. 2016

[17]副结核分枝杆菌MAP1588C蛋白的原核表达与抗原性分析. 刘银冰,陈利苹,鄢秋龙,曹俊,刘思国. 2012

[18]镰形扇头蜱IgG结合蛋白的重组表达及抗蜱免疫实验. 刘利军,万修红,周勇志,张文杰,周金林. 2008

[19]定向引入N-糖基化位点促进芳基醇氧化酶热稳定性及底物亲和力. 曹查,朱作华,龚文兵,周映君,谢纯良,彭源德. 2024

[20]牛抗菌肽Bac7-Bac5融合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过表达,纯化及抑菌活性. 赵昆,刘思国,王春来,宫强,迟磊,刘建东,王勇,云孟克,常月红,刘慧芳,周媛媛,孙延鸣.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