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类作物花药离体培养特性遗传控制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赵林姝

作者: 赵林姝;刘录祥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麦类作物;花药;离体培养特性;遗传控制

期刊名称: 麦类作物学报

ISSN: 1009-1041

年卷期: 2018 年 12 期

页码: 1414-141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基因型依赖及白苗再生等问题限制了花药离体培养技术潜力的充分发挥。为了克服这些问题,提高花药离体培养效率,国内外学者采用传统遗传学、细胞学、生理生化、分子标记、基因克隆、转录组学及蛋白组学等方法,在小麦、大麦及小黑麦花药预处理、胚状体和愈伤诱导、绿苗再生及白苗形成遗传控制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对这些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分类号: S512

  • 相关文献

[1]大豆寄主共生遗传控制研究进展. 江木兰. 2001

[2]水稻品种慢瘟抗性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孙国昌. 1994

[3]中间偃麦草抗小麦白粉病和眼斑病遗传控制研究. 李洪杰,王晓鸣,朱振东. 2008

[4]冬小麦温敏型雄性不育系LT-1-3A选育及育性转换与遗传研究. 赵凤梧,李慧敏,李爱国. 2001

[5]天然彩色棉研究现状与展望. 邱新棉. 2003

[6]遗传控制技术在实蝇类害虫中的研究进展. 吕志创,张桂芬,Ying YAN,刘桂清,李建伟,王玉生,蔡玉音,万方浩. 2015

[7]花生种子抗黄曲霉侵染性状遗传控制的研究. 周桂元,梁炫强. 2001

[8]小麦异株克生效应研究进展. 郑永权,董丰收,姚建仁. 2005

[9]1996年《麦类文摘》收录文献的统计分析. 朱云香,段韶芬,徐丽敏. 1997

[10]麦类作物体细胞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效果影响因素的分析. 林小虎,李兴锋,王黎明,陆文辉,王洪刚. 2005

[11]ICARDA麦类作物抗虫育种. 蔡义忠. 1993

[12]麦类赤霉病研究进展. 喻大昭. 2009

[13]新疆麦类蚜虫的种类和识别. 杨海峰,马祁. 2003

[14]中国大麦黄矮病毒及BYDV-GAV株系研究进展. 乔世英,闫佳会,郭青云. 2020

[15]西藏麦类作物对恶性杂草白茅抑制作用分析. 赵远,陈新兰,央金,雷雪萍,姚小波. 2023

[16]麦二叉蚜传播体内传毒相关蛋白基因体外表达及抗血清的制备. 王锡锋,周广和. 2006

[17]应用体外消化法评定不同生育期麦类作物营养价值. 王莉,宋天增,Michael Friend,John Wilkins,John Piltz. 2015

[18]麦类作物蓝粒性状遗传与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李红艳,姚晓华,姚有华,李新,吴昆仑. 2024

[19]基因组时代-麦类基因组学研究现状及趋势. 葸玮,郝晨阳,李甜,刘云川,焦成智,王化俊,张学勇. 2022

[20]麦类作物对蚜虫抗性机制及抗性遗传研究进展. 刘晓蓓,张勇,陈巨莲.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