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厨垃圾乳酸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建国

作者: 刘建国;汪群慧;王爽;孙晓红;仇天雷;李焕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餐厨垃圾;乳酸发酵;微生物多样性分析;嗜淀粉乳杆菌;PCR-DGGE

期刊名称: 环境科学

ISSN: 0250-3301

年卷期: 2012 年 33 卷 09 期

页码: 3236-324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PCR-DGGE等分析手段,研究了餐厨垃圾乳酸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种群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餐厨垃圾不灭菌而接种的开放式发酵体系中微生物的多样性高于灭菌后接种的非开放式发酵体系,而乳酸产量也是前者高于后者.说明发酵体系中的微生物多样性与乳酸产量有很大的相关性.通过对部分条带的测序可知,餐厨垃圾开放式发酵体系中除含有接种用的嗜淀粉乳杆菌外,还含有很多土著乳酸菌,如Lactobacillus sp.、Lactobacillus casei和Lactobacillus plantarum,以及土著水解菌,如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等,这些土著菌的存在是促进乳酸发酵的重要因素.PCR-DGGE结合技术对于成分复杂的餐厨垃圾中的细菌种群结构的动态变化分析是可行的.

分类号: X172

  • 相关文献

[1]餐厨垃圾发酵生产乳酸的工艺优化. 王孝强,汪群慧,王旭明,马鸿志,刘瑛颖. 2009

[2]枇杷汁乳酸发酵优良菌株筛选及其发酵特性研究. 林晓姿,梁璋成,何志刚,李维新,魏巍. 2011

[3]纯菌接种发酵技术在腌渍蔬菜加工上的应用研究(一) 优良乳酸发酵菌种特性的研究及菌种筛选. 沈国华,卢英,何丁喜,王建宁. 2002

[4]植物乳杆菌R23酵解枇杷汁有机酸的动态分析. 林晓姿,梁璋成,何志刚,李维新,任香芸,魏巍. 2011

[5]纯菌接种发醇技术在腌渍蔬菜加工上的应用研究优良乳酸发酵菌种特性的研究及菌种筛选(1). 沈国华,王建宁. 2001

[6]干酪乳杆菌对黄瓜籽饮料发酵条件的优化. 李欢欢,李苏红,谢婉莹,董墨思,马丹. 2017

[7]五味子皮渣乳酸发酵果酱制备工艺研究. 王晨,刘玥,曲迪,文连奎. 2019

[8]发芽薏苡乳酸饮料的工艺探讨. 吴传茂,吴周和,刘冬生,姜发堂. 2000

[9]蔬菜汁乳酸菌发酵过程中产酸量预测的研究. 单杨. 2007

[10]芹菜大豆酸奶的研制. 代永刚,吴琼,南喜平. 2003

[11]黄秋葵汁乳酸菌混菌发酵条件优化. 崔莉,李大婧,刘春泉,刘莹萍. 2015

[12]乳酸发酵法改善马铃薯炸片色泽的研究. 李凤云,韩丽颖. 2002

[13]乳酸菌发酵蔬菜汁工艺研究. 单杨. 2005

[14]响应面试验优化红枣乳酸发酵饮料工艺. 张春岭,刘慧,刘杰超,陈大磊,焦中高. 2019

[15]豆奶中加入苦瓜汁生产酸豆奶的工艺研究. 崔蕊静,杜茂宝,张梅申. 2007

[16]乳酸菌发酵对茶花粉营养成分及生物活性的影响. 孙旭,姜泽东,杜希萍,倪辉,彭文君,杨远帆. 2018

[17]固含率对酒糟与餐厨垃圾混合厌氧发酵产沼气的影响. 张笑,蔡玮玮,王利红,孙晓红,汪群慧. 2013

[18]鼠李糖脂对餐厨垃圾厌氧发酵过程中水解酶活性的影响. 牛俊玲,秦莉,郑宾国. 2015

[19]从餐厨垃圾所得乳酸丁酯经熔融固相聚合成聚乳酸的研究. 赵文军,孙晓红,汪群慧,滕云. 2009

[20]高压脉冲电场对餐厨垃圾发酵产气特性的影响. 张立东,米天朋,李尧松,王旭明,刘晓婷,张兰河.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