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唐晓红
作者: 唐晓红;魏朝富;吕家恪;罗友进;谢德体;潘根兴;曾希柏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团聚体;稳定性;有机碳;保护性耕作;水稻土
期刊名称: 农业工程学报
ISSN: 1002-6819
年卷期: 2009 年 25 卷 11 期
页码: 59-64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长期保护性耕作通过增加土壤有机碳而成为稻田土壤结构改良的一项有效措施,而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机制的影响尚未完全清楚。本文供试土样采自耕作制定位试验水旱轮作、冬水免耕、垄作免耕和厢作免耕耕层(0~20cm)土壤,土样经过糊化作用、湿润作用和再次糊化作用等预处理,用以阐明稻田土壤团聚体的破碎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糊化作用和湿润作用后紫色水稻土团聚体稳定性差异不明显,而保护性耕作显著影响团聚体的稳定性。糊化作用后团聚体水稳性强弱顺序为:垄作免耕>厢作免耕>冬水免耕>水旱轮作,湿润作用后团聚体水稳性强弱顺序为:厢作免耕>垄作免耕>冬水免耕>水旱轮作。糊化作用下团聚体稳定性与有机碳浓度相关性不显著(r=0.432,p>0.05),湿润作用下团聚体稳定性与有机碳浓度呈极显著正相关(r=0.626,p<0.01)。因此,研究结果说明保护性耕作有利于紫色水稻土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提高,进而增强团聚体的水稳性。
分类号: S152
- 相关文献
[1]长期免耕和深松提高了土壤团聚体颗粒态有机碳及全氮含量. 李景,吴会军,武雪萍,王碧胜,姚宇卿,吕军杰. 2021
[2]长期秸秆还田下水稻土铁氧化物形态对团聚体稳定性的贡献. 李冰洁,邹洪琴,黄晶,高菊生,廖楚芊,段英华. 2024
[3]长期施肥稻田土壤团聚体内氧化铁分布特征及其与有机碳的关系. 王莹,尧水红,李辉信,张斌. 2013
[4]长期紫云英还田与化肥配施下水稻土团聚体中铁氧化物的演变规律. 谢坤,耿明建,聂军,鲁艳红,廖育林,黄丽. 2023
[5]长期定位施肥对玉米根际土壤团聚体有机碳与钾素含量及其相互关系的影响. 李浩,柳开楼,万国湲,余喜初,叶会财,宋惠洁,胡丹丹,胡惠文. 2022
[6]引黄灌溉耕作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的影响. 杨飞霞,曹广超,于东升,史学正,董林林. 2018
[7]玉米秸秆覆盖与深翻两种还田方式对黑土有机碳固持的影响. 梁尧,蔡红光,杨丽,程松,张水梅,袁静超,刘剑钊,刘松涛,任军. 2021
[8]秸秆还田量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孟庆英,邹洪涛,韩艳玉,张春峰. 2019
[9]添加玉米秸秆对旱作土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王碧胜,于维水,武雪萍,高丽丽,李景,李生平,宋霄君,刘彩彩,李倩,梁国鹏,蔡典雄,张继宗. 2019
[10]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与有机碳对不同年限覆膜种植的响应. 黄鉎岚,黄爽兵,程红光,邢丹,吉波,Gratien Twagirayezu. 2024
[11]套种绿肥对土壤养分、团聚性及其有机碳和全氮分布的影响. 刘小粉,刘春增,王守刚,李本银. 2015
[12]天津污灌区菜地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碳和重金属含量特征. 王润珑,徐应明,王农,孙约兵. 2018
[13]长期保护性耕作提高土壤大团聚体分布及团聚体有机碳的作用. 李景,吴会军,武雪萍,蔡典雄,姚宇卿,吕军杰,郑凯,刘志平. 2015
[14]不同生长年限紫花苜蓿草地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分布特征. 周恒,时永杰,胡宇,陈璐,路远,田福平. 2017
[15]不同母质发育的柑橘园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分布特征. 曹胜,廖炜,邓素枫,周旋,龚碧涯,曾斌,张文,刘慧,杨水芝. 2023
[16]长期保护性耕作提高土壤大团聚体含量及团聚体有机碳的作用. 李景,吴会军,武雪萍,蔡典雄,姚宇卿,吕军杰,郑凯,刘志平. 2015
[17]玉米秸秆源有机物料还田对黑土团聚体碳氮分布的影响. 刘婷慧,范围,闫金垚,张畅,张水梅,程松,袁静超,刘剑钊,任军,梁尧,蔡红光. 2024
[18]不同作物种植对光伏坡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与有机碳的影响. 李馨妤,孙东滨,张孟豪,林晓钦,钟鹤森,庞煜龚,周波,张池. 2024
[19]紫云英配施不同用量化肥对土壤养分、团聚性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刘春增,刘小粉,李本银,王守刚,吕玉虎,潘兹亮,曹卫东. 2013
[20]不同耕作措施下添加秸秆对土壤有机碳及其相关因素的影响. 王碧胜,于维水,武雪萍,高丽丽,李景,宋霄君,李生平,卢晋晶,郑凤君,蔡典雄.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青花椒种质资源重金属镉积累的差异分析
作者:罗友进;陈霞;吴纯清;胡佳羽;张义刚;程玥晴;黄明;谢永红
关键词:青花椒;镉;富集系数;转运系数;根系代谢物
-
海泡石改性纳米零价铁对Cd的吸附效果及其机制
作者:梅哈古丽·艾尼瓦尔;张拓;殷宪强;张楠;彭礼枚;李洪斌;曾希柏
关键词:海泡石;纳米零价铁;镉;吸附机制
-
基于农田氮磷平衡的红壤区农田环境友好型种植制度评价
作者:洪曦;宫殿林;曾希柏;罗尊长;郑超;汤春纯;李荣;吴培金;李俊;邓龙英
关键词:生态经济效益;长期定位监测试验;环境友好;种植制度;综合评价
-
秸秆还田影响农田土壤健康研究进展
作者:张子怡;张洋;文炯;彭芝;苏世鸣;王亚男;张楠;吴翠霞;周丽;解学仕;曾希柏
关键词:秸秆还田;土壤健康;调控;影响因素
-
土壤-植物系统中硒的生物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作者:杨忠兰;翟凡;温莉;颜蒙蒙;肖嬴;张永浩;姚锋先;曾希柏
关键词:硒生物有效性;土壤-植物系统;硒转运;赣南脐橙;硒形态
-
客土比例对土壤及油菜砷有效性的影响
作者:王旭东;文炯;彭芝;张楠;苏世鸣;李宇翔;彭礼枚;李洪斌;曾希柏
关键词:客土比例;有效砷;油菜;土壤理化性质;吸收砷
-
不同黄腐酸结构组成及其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作者:朱启明;王亚男;郑重;曾希柏;许立阳;张洋;李雨欣
关键词:黄腐酸;结构组成;小麦种子发芽;小麦苗期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