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区域差异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卢必慧

作者: 卢必慧;于堃;孙锐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主成分;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区域差异性;江苏省

期刊名称: 现代农业科技

ISSN: 1007-5739

年卷期: 2016 年 13 期

页码: 315-318+329

摘要: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是人类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为深入了解江苏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该文利用相关统计资料,从农业生产、农业经济、农村社会以及农业资源与环境4个层面选取31项指标构建农业可持续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以及聚类分析方法对江苏省2000—2012年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分析,同时对各县市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区域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虽然农业可持续发发展水平逐年提升,总体发展水平比较高,但区域间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性,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由北向南逐渐降低的趋势,并划分成3区域:一是集中在北部区域的农业可持续发展优势区县市,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高,但子系统发展不均衡;二是以中部沿江和沿海为典型的县市,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居中,但子系统发展较均衡;三是以苏南地区县市为典型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劣势区。通过对影响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限制性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针对不同区域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策略。

分类号: F327

  • 相关文献

[1]高粱数量性状的多元遗传分析. 仪治本,梁小红. 2002

[2]山西小米与小麦混合粉流变学特性的分析. 张桂英,张喜文,申瑞玲,李萍,杜文娟,姜龙波. 2018

[3]淮北地区小麦品种品质性状的因子分析. 杨四军,张恒敢,顾克军,李德民,袁建,王复芹,庄焕信. 2003

[4]不同省份小麦粉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分析. 陶海腾,齐琳娟,王步军. 2011

[5]江苏省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 刘媛,姚於康,汪翔. 2013

[6]广东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及区域差异分析. 柴玲玲,万忠,张禄祥. 2010

[7]畜牧业上市公司竞争力评价的实证研究. 赵俊伟,郭德明,尹昌斌. 2017

[8]玉米自交系性状的聚类分析. 印志同,薛林,邓德祥,卞云龙,陈国清,陆虎华,黄小兰,石明亮,杨水英. 2004

[9]粳稻数量性状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关系. 沈锦根,王玉娟. 2007

[10]西葫芦品种的株型研究及评价. 雷逢进,温祥珍,李亚灵,武惠玲,李燕,李晓琦. 2010

[11]抗虫棉数量性状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关系的研究. 郝德荣,何林池,刘水东,周金凤,邢建美,黄昭平. 2008

[12]5份榴莲蜜种质果实品质的主成分分析及综合评价. 郭清云,陈哲,吴凤芝,王祥和,范鸿雁,冯学杰,胡福初. 2022

[13]酿酒葡萄杂交F_1代果实品质性状的聚类分析与优系筛选. 谭伟,邹琴艳,张岩,吴帅,赵遵乐,李晓梅,赵旗峰,李庆亮. 2020

[14]菜心种质资源的主成分与聚类分析. 史卫东,陈振东,农贵雄,罗海玲,康红卫,韦爱培. 2019

[15]马铃薯重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主成分与聚类分析. 潘哲超,王颖,徐宁生,杨涛,李燕山,李先平,白建明,隋启君. 2020

[16]云南地方小米辣资源评价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刘发万,罗绍康,龙荣华,秦荣,李卫芬,李帆,张丽琴,杨东,肖凤梅,顾维圣. 2019

[17]农家红花油茶种质产量和果实性状主成分聚类分析及综合评价. 陈常理,骆霞虹,廖球林,朱关林,金关荣. 2015

[18]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大豆种质资源聚类分析及综合评价. 刘冰,周长军,顾鑫,吴耀坤,于吉东,田中艳,李建英,马兰. 2022

[19]云南元阳哈尼梯田两个不同时期种植的水稻地方品种表型比较. 徐福荣,张恩来,董超,戴陆园,张红生. 2010

[20]中型狼尾草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多样性. 张怀山,夏曾润,代立兰,杨世柱,王春梅.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