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和薄荷提取物对茶炭疽病病菌(Gloeosporium theae sinesis)的抑制作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孙钦玉

作者: 孙钦玉;张家侠;杨云;林栩敏;王辉;夏先江;赵强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紫苏;薄荷;乙醇提取物;茶病疽病病菌;菌丝;孢子萌发

期刊名称: 中国植保导刊

ISSN: 1672-6820

年卷期: 2017 年 37 卷 05 期

页码: 18-2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采用95%乙醇浸提紫苏和薄荷获得其提取物,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提取物对茶炭疽病病菌菌丝的抑制作用,采用水琼脂培养法测定提取物对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并在显微镜下观察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状态。结果表明,2种植物提取物对茶病疽病病菌菌丝和分生孢子萌发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在40 mg/m L浓度下,2种植物提取物对茶病疽病病菌菌丝生长抑制率均在75%以上,紫苏提取物在48 h内抑制率达100%,对其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最高可达84.28%。显微观察发现,各浓度下茶病疽病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形态均有不同程度畸变,紫苏提取物浓度越高畸变越严重。

分类号: S482.292

  • 相关文献

[1]HPLC法测定薄荷中黄酮类成分的含量. 徐凌玉,李振麟,钱士辉. 2016

[2]薄荷的快速繁殖与栽培技术的研究. 马春红,陈霞,翟彩霞,郭秀林,崔四平,李广敏. 2004

[3]不同水力负荷下薄荷去除养殖水氮磷研究. 陈检锋,王志远,尹梅,陈华,苏帆,卫坚强,高朝双,洪丽芳,付利波. 2019

[4]薄荷柚子酒的酿造工艺探讨. 李保国,张颖超,刘震,刘丽萍. 2019

[5]基于SRAP和ISSR标记的薄荷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分析. 王少铭,侯颖辉,罗莉斯,冷家归,李德文. 2018

[6]薄荷型红枣南瓜复合保健饮料的研制. 单杨. 2011

[7]持续施用专用有机肥对盐碱地薄荷生长的影响. 陈壮壮,隋学圃,赵春,韩金龙,王志芬,贾毅,吕国良. 2021

[8]薄荷新品种恒进高油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李卫文,范恒进,朱永华,张兆才,刘艳侠,董玲. 2017

[9]立枯丝核菌AG-1 IB引起白菜、薄荷、莴苣叶腐病的研究. 段春芳,杨根华,尼章光,刘光华,吴华英. 2008

[10]不同功能植物对棉花蚜虫及其捕食性天敌的影响. 彭雪凡,周晓通,维尼热·买合木提,上官一磊,戈峰,张建萍,蔡志平. 2024

[11]利用药用植物薄荷防治棉花枯萎病的初步研究. . 1988

[12]薄荷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甘国菊,杨永康,刘海华,林先明,郭杰,郭汉玖,田宗佳. 2016

[13]薄荷EβF合成酶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刘迪,甄军波,刘琳琳,冯晓晴,迟吉娜. 2024

[14]不同肥料对有机栽培薄荷生长和土壤酶及微生物量的影响. 万晓,田丹青,潘刚敏,葛亚英,金亮,史杰玮,曹群阳. 2023

[15]晕动病防治适用中草药及其提取物研究进展. 黄惠明,吴水金,李海明,林洪涛,郑开斌. 2018

[16]薄荷、留兰香特异性引物PCR鉴别方法研究. 秦双双,袁媛,朱校奇. 2014

[17]薄荷总DNA导入烟草的变异后代研究. 李雪君,段旺军,李耀宇,马彩娟,牛宝权,崔红. 2008

[18]磷、钾肥对薄荷产量的影响及其残留效应. 朱培立,王志明,黄东迈,曹凤进,朱建桦,王志进,王振林,陆建石. 2000

[19]砂姜黑土薄荷施肥技术研究. 何传龙,刘枫,王道中. 2007

[20]薄荷离体培养愈伤组织诱导与植株分化. 师素云,练兴明,薛启汉,刘蔼民. 200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