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贯小绿叶蝉取食诱导抗、感茶树品种挥发物的释放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任倩倩

作者: 任倩倩;庄明珠;蔡晓明;边磊;罗宗秀;李兆群;尤民生;陈宗懋;金珊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茶树;挥发物;小贯小绿叶蝉;萜类物质;基因调控

期刊名称: 茶叶科学

ISSN: 1000-369X

年卷期: 2020 年 40 卷 006 期

页码: 795-80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研究不同抗性水平茶树应对小贯小绿叶蝉取食诱导的挥发物释放及相关代谢机制,以抗虫茶树品种举岩(JY)和感虫茶树品种恩标(EB)为试验材料,利用动态顶空收集法结合GC-MS技术检测茶树在小贯小绿叶蝉取食不同时间(6、12、24、36、48、72 h)释放的主要挥发物组分,并结合转录组数据分析主要挥发物合成途径上的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及其调控趋势.结果表明,在健康状态下,茶树释放的挥发性物质较少;在虫害后不同时间段的茶样中检测到顺-β-罗勒烯(β-Ocimene)、(E)-4,8-二甲基-1,3,7-壬三烯[(E)-4,8-dimethyl-1,3,7-nonatriene,DMNT]、芳樟醇(Linalool)、法尼烯(Farnesene)等10种主要挥发物.其中,单萜类物质在虫害诱导的感虫品种茶树上含量高,倍半萜类物质在虫害诱导的抗虫品种茶树中含量高.转录组数据显示,小贯小绿叶蝉取食诱导抗、感茶树品种中调控萜类合成的关键基因均被明显激活.调控单萜类物质合成的相关基因在感虫茶树品种中的表达量相对较高,而调控倍半萜类物质合成的相关基因在抗虫品种中的表达量与感虫品种差异不显著.本研究结果为茶树抗虫机制和小贯小绿叶蝉绿色防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分类号: S571.1%S435.711

  • 相关文献

[1]贵州及南方其他部分省区茶树小绿叶蝉种类调查与考订. 于晓飞,孟泽洪,杨茂发,周玉锋,韩畅,邹晓. 2015

[2]不同药剂对小贯小绿叶蝉的田间防治效果. 陈伟立,叶涛,孙钦玉,牛婷婷,张家侠. 2023

[3]危害陕西茶区茶树的小绿叶蝉种类订正及对我国茶树小绿叶蝉的再认识. 秦道正,肖强,王玉春,乔利,张丽. 2014

[4]小贯小绿叶蝉水状唾液蛋白的鉴定及其参与茶树"叶蝉烧"症状形成的初步研究. 闫佳伟,陈宗懋,李兆群,罗宗秀,边磊,蔡晓明,金珊. 2023

[5]全国主产茶区茶树小绿叶蝉种类鉴定及分析. 孟召娜,边磊,罗宗秀,李兆群,辛肇军,蔡晓明. 2018

[6]绿盲蝽危害对茶树鲜叶挥发物的影响. 杨春,陈正武,郭燕,陈娟,乔大河,孟泽洪. 2018

[7]茶树被茶跗线螨取食后重要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趋势分析. 张辉,李慧玲,李良德,王庆森,曾明森,吴光远. 2018

[8]应用zNose~(TM)分析被害茶树的挥发物. 蔡晓明,孙晓玲,董文霞,王国昌,陈宗懋. 2009

[9]吲哚诱导对茶树抗茶小绿叶蝉的影响. 吕晓彤,周孝森,邹佳婷,辛肇军,蔡晓明,罗学平,蔡红兵,边磊. 2024

[10]外用不同浓度茉莉酸甲酯诱导的茶树挥发物的种类和时序变化. 孙晓玲,董文霞,蔡晓明,桂连友,陈宗懋. 2016

[11]植物萜类合成关键基因DXS研究进展. 张浩宇,樊俊苗,王婷,韩渊怀,杜方. 2018

[12]肿柄菊茎叶提取物除草活性的研究. 王丽,范志伟,沈奕德,李晓霞,黄乔乔,程汉亭,刘丽珍. 2012

[13]不同酶解方式对台农芒果浆萜类物质的影响. 刘国明,卫萍,零东宁,邓中霖,杨兆杏,李杰民,赵承刚,谢祖强. 2023

[14]担子菌中甲羟戊酸途径影响萜类物质合成的研究. 李亮,尚晓冬,谭琦. 2014

[15]扶桑绵粉蚧取食为害对棉花萜类化合物释放的影响. 黄俊,张娟,吕要斌. 2016

[16]西藏茶区小贯小绿叶蝉的绿色防控. 翟卿,张力,瓮青芬,曹振民,曹龙,王香,王保海. 2020

[17]小贯小绿叶蝉区域性发生规律口综合防治. 王迎春,龚雪蛟,徐正祥,罗凡. 2018

[18]小贯小绿叶蝉区域性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治. 王迎春,龚雪蛟,徐正祥,罗凡. 2018

[19]茶园小贯小绿叶蝉各虫龄形态特征. 孟召娜,边磊,罗宗秀,李兆群,辛肇军,蔡晓明,田军,万云龙. 2018

[20]南方小花蝽-蚕豆-蚕豆蚜载体植物系统对茶叶害虫的控制效果. 刘梅,张昌容,班菲雪,刘少兰,冉乾军,尚小丽,曾广,曹宇,孙月华.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