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叶片黄化变异相关的CAB基因家族鉴定及关键基因挖掘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钟思彤
作者: 钟思彤;张亚真;游小妹;陈志辉;孔祥瑞;林郑和;伍慧妮;金珊;陈常颂
作者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国家茶树改良中心福建分中心
关键词: 茶树;捕光叶绿素a/b结合蛋白;叶色黄化变异;基因克隆;表达分析
期刊名称: 茶叶科学
ISSN: 1000-369X
年卷期: 2024 年 002 期
页码: 175-19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捕光叶绿素a/b结合蛋白(Light-harvesting chlorophyll a/b binding protein,CAB)基因家族成员在植物叶片黄化变异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铁观音(Camellia sinensis Tieguanyin)基因组数据对CAB基因家族进行了筛选,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和表达模式分析;进一步以不同黄化、绿叶茶树品种(系)为材料,通过基因克隆和qRT-PCR,分析CABs基因的表达特性,结合叶色参数和叶绿素SPAD值的相关性分析筛选出与茶树黄化变异相关的关键CAB基因。结果表明,共鉴定到25个CAB基因家族成员,其氨基酸长度为167~337个,蛋白分子质量为18.5~37.1 kDa,大部分CAB成员属于稳定性蛋白和疏水性蛋白,并且亚细胞定位预测在叶绿体上;根据进化关系25个CAB家族成员分为13个亚家族,Lhcb1亚族的成员数量最多;启动子分析显示,CAB家族成员启动子中包含大量的光响应元件,还有其他与植物生长发育、激素和逆境胁迫响应相关的元件。从茶树中克隆Lhcb1亚家族成员,通过序列比对筛选出CAB1、CAB6和CAB7基因;表达分析显示,CAB1、CAB6和CAB7基因都具有组织表达特异性,在芽、叶和果实中表达量较高,并能响应多种逆境胁迫。qRT-PCR分析发现,CAB1、CAB6和CAB7基因在黄、绿茶树的叶片中具有一致的表达特性:与正常绿叶相比,黄化叶片中的CABs基因表达均显著下调;通过与叶色参数和叶绿素SPAD值的相关性分析,发现CAB1、CAB6和CAB7表达量与叶色参数a、b、L值以及叶绿素SPAD值均呈极显著相关(P<0.01),其中CAB1的基因表达量与叶色相关参数和叶绿素SPAD值的相关性最显著;烟草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CAB1在细胞核、细胞膜和叶绿体上均有分布。以上研究初步解析了茶树CAB家族成员的基本特征,挖掘出与茶树叶色变异紧密相关CAB基因,后续可作为候选关键基因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茶树叶色变异的分子调控机制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分类号: S571.1
- 相关文献
[1]茶树冷诱导基因RAV的克隆与表达特性分析. 陈林波,李叶云,王琴,高永亮,江昌俊. 2010
[2]茶树叶绿素合成相关基因克隆及在白叶1号不同白化阶段的表达分析. 马春雷,姚明哲,王新超,金基强,马建强,陈亮. 2015
[3]茶树ACC氧化酶基因全长cDNA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张亚丽,乔小燕,陈亮. 2008
[4]茶树2个MYB转录因子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马春雷,姚明哲,王新超,金基强,陈亮. 2012
[5]茶树抗逆相关基因ERF的克隆与表达特性分析. 陈林波,房超,王郁,李叶云,江昌俊,梁名志. 2011
[6]茶树小分子热激蛋白基因CsHSP22.4、CsHSP27.4、CsHSP17.5和CsHSP25.2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陈江飞,高童,万思卿,张永恒,周天山,余有本,杨亚军,肖斌,王伟东. 2018
[7]茶树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CsBADH1)的全长cDNA克隆与表达分析. 曹红利,郝心愿,岳川,马春雷,王新超,杨亚军. 2013
[8]茶树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CsNHX1、CsNHX2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陈江飞,余津铭,杨建坤,余有本,肖斌,杨亚军,王伟东. 2018
[9]黄瓜嫁接苗和自根苗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梁根云,刘小俊,刘独臣,房超. 2009
[10]茶树CPP转录因子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及分析. 杨如兴,王鹏杰,陈芝芝,张磊,叶乃兴,尤志明. 2019
[11]茶树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转运子CsPPT2基因的克隆和分析. 纪志芳,甘玉迪,陈常颂,杨鼎俊,孙康,黎星辉,陈暄. 2017
[12]茶树WRKY转录因子基因CsWRKY57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郭俊红,王伟东,谷星,郭莎莎,高岳芳,杨亚军,肖斌. 2017
[13]茶树3个TPT基因的鉴定与表达. 曹丹,刘艳丽,马林龙,李娟,金孝芳. 2023
[14]茶树MADS-box家族基因AGL9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杨方慧,夏丽飞,孙云南,陈林波,田易萍,宋维希,梁名志. 2019
[15]茶树冷胁迫诱导抗寒基因CBF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陈暄,房婉萍,邹中伟,王玉花,成浩,黎星辉. 2009
[16]基于全基因组的茶树PAL家族基因鉴定及其在生物与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熊飞,卢秦华,房婉萍,杨亚军,王新超,朱旭君,王玉春. 2020
[17]茶树CsPLt基因的荧光定量PCR分析. 陈林波,夏丽飞,梁名志,江昌俊. 2011
[18]茶树NPF5基因克隆及其在不同氮素处理下的表达. 唐君,代祥,李贵飞,穆兵,王枫,杨亦扬. 2023
[19]茶树赤霉素受体基因CsGID1a 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岳川,曾建明,曹红利,郝心愿,章志芳,王新超,杨亚军. 2013
[20]茶树硫酸盐转运蛋白基因CsSUL3.5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胡玉荣,岳川,周超,黄玉婷,曹红利,郝心愿,王新超,曾建明.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瑞香、白鸡冠等18个杂交创新种质主要性状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者:钟秋生;杨军;林郑和;单睿阳;黄婷;陈常颂
关键词:茶树;杂交创新种质;农艺性状;EST-SSR;遗传多样性
-
玉米新品种福玉18的选育及栽培、制种技术
作者:彭明;唐卓;李亦文;彭继福;郭欢乐;曹钟洋;汤彬;陈志辉
关键词:品种选育;栽培;制种;福玉18;玉米
-
高等植物捕光叶绿素a/b结合蛋白的研究进展
作者:钟思彤;张亚真;孔祥瑞;金珊;陈志辉;陈常颂
关键词:捕光叶绿素a/b结合蛋白(CAB);蛋白结构;生理功能;逆境表达
-
冠突散囊菌Ec-12上清抑制小鼠的伤寒沙门菌机制的初步分析
作者:李兆龙;孔祥瑞;林锋强;王秀萍;赵冉;彭小莉;陈常颂
关键词:冠突散囊菌;上清;鼠伤寒沙门菌;抑制
-
不同遗传背景的转Cry1C基因玉米品系的室内抗虫性鉴定
作者:曾强;周伟;郭欢乐;曹钟洋;彭明;周虹;汤彬;陈志辉
关键词:转基因玉米;亚洲玉米螟;草地贪夜蛾;回交转育;室内生测
-
茶树新品系‘福茗2号’区域试验报告
作者:游小妹;李鑫磊;陈志辉;孔祥瑞;单睿阳;陈常颂
关键词:茶树;福茗2号;新品系;乌龙茶;适应性
-
茶轮斑病发生为害特性及其茶树抗病研究进展
作者:郑士琴;孔祥瑞;单睿阳;陈志辉;张亚真;李鑫磊;林郑和;游小妹;陈常颂
关键词:茶树;茶轮斑病;为害特点;抗病机理;抗病育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