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种鱼和2种蛙表皮的显微观察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龙华

作者: 龙华;赵刚;陈建武;陈戟;刘江东;余其兴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鱼;蛙;表皮;显微结构;进化

期刊名称: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ISSN: 1673-1409

年卷期: 2006 年 3 卷 08 期

页码: 143-147+100-101

摘要: 对鲫鱼(Carassiusauratus)、红鲫(Carassiusauratus)、斑马鱼(Daniorerio)、稀有鮈鲫(GobiocyprisrarusYeetFu)、剑尾鱼(XiphophorushelleriHeckel)、黄颡鱼(Pelteobagrusfulvidraco)、条纹拟鲿(PseudobagrustaeniatusG櫣nther)、白缘鱼央(LiobagrusmarginatusG櫣nther)、拟缘鱼央(Liobagrusmarginatoides)、黑尾鱼央(LiobagrusnigricaudaRegan)、虎纹蛙(Ranatigrina)以及黑斑蛙(RananigromaculataHallowell)等4个目5个科的动物表皮进行了比较观察。结果表明:10种鱼类表皮大多具有比较相似的以紧密排列的条纹结构为基础的立体结构,鱼央属鱼表皮有五边形或六边形结构,黑斑蛙表皮结构比较接近鱼类。这些“隆起”和“沟壑”拥有与外界更多的接触面,很可能就是上皮细胞的分泌点或呼吸点。从进化的角度来看,认为红鲫较鲫鱼进化,无鳞鱼较有鳞鱼进化,两栖类较鱼类进化,虎纹蛙较黑斑蛙进化。

分类号: Q954

  • 相关文献

[1]6种鱼鳃的显微观察. 龙华,陈建武,付元帅,张燕. 2008

[2]中国蛙类吸虫种类与地理分布. 门启斐,黄兵,朱顺海,夏伟丽,韩红玉,董辉,赵其平. 2015

[3]蛙类歪头、破头与白眼综合征病原分析. 李旭东,刘永涛,杨先乐,杨移斌,艾晓辉. 2022

[4]稻田开展虾蛙立体养殖模式探索. 王国霞,陈晓,罗远芬,王超,陈智兵,张家松. 2022

[5]中国蛙类原虫与棘头虫名录. 夏伟丽,黄兵,朱顺海,门启斐,韩红玉,董辉,赵其平. 2015

[6]UVA辐射对赤拟谷盗表皮超微结构影响研究(英文). 刘燕梅,于琳,SHAUKAT Ali,雷朝亮,邱宝利,桑文. 2018

[7]UVA辐射对赤拟谷盗表皮超微结构影响研究(英文). 刘燕梅,于琳,SHAUKAT Ali,雷朝亮,邱宝利,桑文. 2018

[8]乙酸溶胀-挤压提取对罗非鱼真皮胶原蛋白理化性质的影响. 鲍虹蕾,杨敏,刘文文,何沁峰,崔改泵,陈伟,胡建恩,武龙. 2017

[9]水体铜对中华绒螯蟹体内铜分布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杨志彪,赵云龙,周忠良,周鑫,杨健. 2005

[10]红外光谱结合判别分析对滇重楼生长年限的鉴别. 杨会云,刘飞,杨春艳,道永艳,王元忠. 2015

[11]硅藻土介导的截形叶螨成螨爪哇虫草菌敏感性提升和表皮特征变化. 赵冬晓,张志春,牛洪涛,郭慧芳. 2024

[12]病死黑斑原鮡表皮和肠道微生物群落研究. 周建设,潘虎,陈美群,潘瑛子,张驰,王万良,李宝海. 2018

[13]大豆叶表皮的电镜观察. 王萃华,王钫,侯天侦,王建友. 1992

[14]化学感受蛋白家族基因在家蚕5龄幼虫表皮中的表达分析. 李庆荣,肖阳,邢东旭,叶明强,廖森泰,罗国庆,杨琼. 2017

[15]水杨酸对黄瓜子叶表皮气孔开度的调节作用. 王晓黎,崔世茂,张志刚,郝敬虹,尚庆茂. 2011

[16]迷你型小红薯品种及其高效栽培技术. 刘峰,王凤. 2013

[17]从邵大亨的“鱼化龙”壶看“鱼”的向善之美. 胡伊然,陈娟,周雪,莫雪. 2015

[18]“868”作鱼用饲料添加的研究Ⅰ.鱼的增产效果及经济效益. 江枝和,朱丹,杨佩玉. 1996

[19]贵州百花湖鱼体汞污染现状. 闫海鱼,冯新斌,刘霆,商立海,李仲根,李广辉. 2008

[20]菜-鱼立体共生模式对池塘水体的净化效果研究. 关梅,朱玲,周路,蒋晓红,申晓东,韩碧泽.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