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施控释掺混肥对夏玉米生长期活性氮损失和碳氮足迹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高玮
作者: 高玮;李子双;谢建治;周晓琳;杜梦扬;王学霞;陈延华;曹兵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控释掺混肥;氨挥发;硝酸盐淋溶;温室气体排放;生命周期评价;碳氮足迹
期刊名称: 应用生态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3 年 012 期
页码: 3322-333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究控释掺混肥减量一次性基施在夏玉米上的农学和环境效应,优化我国华北地区粮食生产的氮肥管理措施,在山东省德州市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开展田间试验,设不施氮对照(CK)、常规施氮(施氮量240 kg·hm-2,FFP)、优化施氮(施氮量210 kg·hm-2,OPT)和控释掺混肥一次性基施(施氮量210 kg·hm-2,CRBF)4个处理,对比分析了不同处理的夏玉米产量和活性氮损失(氨挥发、N2O排放、硝酸盐淋溶)差异,并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法,定量评估了不同处理的碳、氮足迹.结果表明:与CK相比,施氮显著增加了夏玉米产量;与FFP相比,OPT和CRBF处理的夏玉米产量分别提高0.7%和2.9%,氨挥发、N2O排放、硝酸盐淋溶总量分别显著降低13.0%和72.7%、13.3%和37.5%、20.5%和23.5%.与CK相比,施氮显著增加了夏玉米生产的全球增温潜势(GWP);与FFP相比,OPT处理的GWP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分别降低3.8%和4.2%,CRBF处理分别显著降低8.7%和12.0%.施氮较CK显著增加了夏玉米生产的碳、氮足迹,氮肥的生产运输和土壤温室气体排放是碳足迹的主要贡献因子,贡献率分别为54%~60%和24%~31%;硝酸盐淋溶是氮足迹的主要贡献因子,贡献率高达57%~94%;与FFP相比,OPT和CRBF处理的碳、氮足迹分别显著降低11.0%和16.5%、19.6%和28.4%.综合考虑作物产量、活性氮损失和碳氮足迹,一次性减量基施控释掺混肥能够发挥更大的环境效益,可推荐为促进华北平原粮食清洁生产的有效氮肥管理措施.
分类号: S51
- 相关文献
[1]控释掺混肥对麦玉轮作体系作物产量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高玮,王学霞,谢建治,陈延华,倪小会,王甲辰,董艳芳,李子双,曹兵. 2024
[2]控释掺混肥对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产量、氮肥利用效率及氨挥发的影响. 曹兵,高玮,李洪杰,杜梦扬,王学霞,陈延华,倪小会,赵萌,谷佳林,董淑祺,李子双. 2024
[3]控释掺混肥对夏玉米氮肥利用效率和气态氮损失的影响. 曹兵,高玮,李洪杰,王学霞,王玉霞,谷佳林,倪小会,李子双. 2024
[4]控释掺混肥结合增密对水稻氮肥利用效率和氨挥发的影响. 曹兵,丁紫娟,侯俊,马孝卫,王学霞,王磊,王甲辰,邹国元,倪小会,陈延华. 2022
[5]控释掺混肥对双季玉米氨挥发和肥料养分回收率的影响. 徐祥玉,周剑雄,喻大昭,向礼波,袁家富,郑磊,张强. 2022
[6]滴灌下肥料管理对小麦产量和碳氮足迹的影响. 邢素丽,王敬霞,杨军芳,黄少辉,聂浩亮,张静,杨慧敏,杨文方,杨云马,王磊,贾良良. 2025
[7]有机物和氮肥对牧草土壤硝酸盐淋溶和N_2O排放的影响. 郭建华,邸洪杰. 2005
[8]设施黄瓜养分管理技术研究. 高伟. 2012
[9]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对设施条件下芹菜产量、品质及硝酸盐淋溶的影响. 高伟,朱静华,李明悦,黄绍文,唐继伟. 2011
[10]不同管理措施和降水强度对土壤硝态氮淋失的影响. 李菲,李晓阳,李凤鸣,李晓光. 2023
[11]我国麦田有机肥替代化学氮肥的产量及经济环境效应. 李永华,武雪萍,何刚,王朝辉. 2020
[12]控释掺混肥一次性减量施用对夏玉米产量、氮肥利用和叶片氮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曹兵,黄志浩,吴广利,梁红胜,陈延华,左强,倪小会,邹国元,王学霞. 2021
[13]控释掺混肥对沿江单季稻产量及磷流失风险的影响. 王童语,钟成虎,吴晓鹏,张睿,王道中,王静,花可可,朱林. 2023
[14]沿江单季稻区控释掺混肥施用效应研究. 花可可,李蒙蒙,钟成虎,郭志彬,王道中. 2021
[15]控释掺混肥机插侧深施实现双季稻增产与增效. 钟雪梅,吴远帆,彭建伟,王刚,卢文璐,宋思明,唐启源,湛冬至,周旋. 2020
[16]不同氮肥运筹对直播稻田氮素损失与利用的影响. 彭瑞雪,朱建强,吴启侠,乔月,周乾顺,范楚江,段小丽,杨利. 2023
[17]控释掺混肥不同施用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曾建华,潘孝忠,吉清妹,符传良,谢良商. 2014
[18]控释掺混肥对麦玉轮作体系农田温室气体排放和硝态氮残留的影响. 曹兵,高玮,李洪杰,王学霞,王玉霞,周晓琳,陈延华,倪小会,赵萌,董淑祺,邹国元,李子双. 2024
[19]辽西地区两种玉米生产方式的生命周期评价——以辽宁省建平县为例. 张丽丽,刘鸣达. 2011
[20]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种植系统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 梁龙,陈源泉,高旺盛,隋鹏,陈冬冬,张伟.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食物源微塑料研究方法和风险评估综述
作者:白业冉;张佳佳;白润昊;刘琪;何文清;白文波;陈延华
关键词:微塑料(MPs);食物;来源;赋存;检测;风险评估
-
增施沸石和有机肥对砂质农田春玉米土壤CO2排放和产量的影响
作者:王学霞;张雪莲;陈延华;曹兵;许佳妮;樊兆希;王甲辰
关键词:砂质土壤;CO2排放;玉米;产量;沸石;碳平衡
-
控释掺混肥对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产量、氮肥利用效率及氨挥发的影响
作者:曹兵;高玮;李洪杰;杜梦扬;王学霞;陈延华;倪小会;赵萌;谷佳林;董淑祺;李子双
关键词:冬小麦-夏玉米轮作;控释掺混肥;一次性基施;氨挥发;产量;氮肥利用效率;经济效益
-
陇东旱塬区5个饲用甜高粱品种生产适宜性评价
作者:李中利;蒋丛泽;马仁诗;高玮;受娜;沈禹颖;杨宪龙
关键词:陇东旱塬区;饲用甜高粱;生产性能;饲用品质;灰色关联分析
-
长期施用控释氮肥对潮土区麦-玉轮作作物产量的影响及土壤氮素供应特征研究
作者:李玉东;谭德水;李子双;李洪杰;张灵菲;马垒;刘兆辉
关键词:长期定位;控释氮肥;作物产量;土壤氮素
-
覆膜年限和有机肥施用对花生田耕层土壤微塑料赋存特征的影响
作者:宋宁宁;李梦佳;王学霞;刘君;王芳丽;宗海英;黄小丽;王斌;梁丽娜
关键词:农田;微塑料;赋存特征;有机肥;覆膜
-
短期磷耗竭对褐土磷形态及细菌群落的影响
作者:马秀国;杨华薇;左强;马良;王胜涛;颜芳;张蕾;陈竹;陈延华
关键词:褐土;磷耗竭;有效磷;磷形态;土壤性质;细菌群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