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磷耗竭对褐土磷形态及细菌群落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马秀国
作者: 马秀国;杨华薇;左强;马良;王胜涛;颜芳;张蕾;陈竹;陈延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褐土;磷耗竭;有效磷;磷形态;土壤性质;细菌群落
期刊名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ISSN: 1672-2043
年卷期: 2024 年 43 卷 06 期
页码: 1312-132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磷肥是作物高产的一个重要保障,然而过量施磷及其低利用率,易造成土壤中磷的累积,加剧磷矿耗竭和水体富营养化风险。因此研究土壤中累积磷素的耗竭特征,能为提高土壤累积磷的高效利用和降低环境风险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玉米为试验作物,以初始有效磷含量分别为17.23 mg·kg~(-1)(T1)、40.2 mg·kg~(-1)(T2)、108.62 mg·kg~(-1)(T3)和181.33 mg·kg~(-1)(T4)的褐土为供试土壤,通过盆栽试验,以连续种植5茬玉米的方式耗竭土壤中的累积磷,分析磷耗竭过程中土壤有效磷、磷形态(改进的Hedley法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和细菌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褐土磷耗竭过程中,有效磷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而且初始含量越高,降幅越大。对于活性磷组分,T1处理显著升高,T2、T3和T4处理显著降低;中等活性磷含量降低,在耗竭中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主要受稀盐酸提取态磷(Dil.HCl-Pi)和氢氧化钠提取态有机磷(NaOH-Po)的影响;稳定性磷含量升高,其中主要为浓盐酸提取态无机磷(Conc.HCl-Pi)和残渣态磷(Residual-P)含量升高。土壤有效磷和有机质与磷形态显著相关。磷耗竭过程影响了细菌群落结构和组成,T4处理最为明显。在门分类水平上,T4处理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等相对丰度在耗竭过程中显著下降;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ota)等相对丰度在耗竭过程中显著上升;在属分类水平上,类诺卡氏菌属(Nocardioides)、norank_f_AKYG1722和节杆菌属(Arthrobacter)等相对丰度在耗竭过程中显著下降;norank_f_67-14和沙壤土杆菌(Ramlibacte)等相对丰度在耗竭过程中显著上升。属分类水平上相对丰度前40的多个细菌属与有效磷、活性磷、有机质显著相关。类诺卡氏菌属和节杆菌属等可能会促进中等活性磷转化为有效磷和活性磷;微枝形杆菌属和斯克尔曼氏菌属等则可能利用土壤中的稳定性磷。褐土磷耗竭会降低土壤有效磷含量,显著消耗土壤活性磷中的无机磷NaHCO_3-Pi和中等活性磷中的有机磷NaOH-Po,增加土壤中稳定性磷的含量。土壤磷耗竭过程中,门分类水平上的放线菌门、厚壁菌门等菌门和属分类水平上的类诺卡氏菌属、微枝形杆菌属、和斯克尔曼氏菌属等菌属与有效磷间相互影响。本研究为褐土磷耗竭过程中磷形态转化及微生物调控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土壤累积磷的利用提供支撑。
分类号: S154.3
- 相关文献
[1]黑土有效磷阈值区间的磷形态特征及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响应. 秦贞涵,王琼,张乃于,金玉文,张淑香. 2022
[2]长期试验条件下褐土地力贡献率的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赵秀娟,任意,张淑香. 2017
[3]长期施肥褐土有效磷对磷盈亏的响应. 杨振兴,周怀平,解文艳,关春林,车丽. 2015
[4]中国主要土壤有效磷演变及其与磷平衡的响应关系. 展晓莹,任意,张淑香,康日峰. 2015
[5]桑沟湾养殖海域柱状沉积物中磷的赋存形态和生物有效性. 张小勇,杨茜,孙耀,石晓勇,江双林. 2013
[6]长期不同施肥处理水稻土磷素在剖面的分布与移动. 单艳红,杨林章,沈明星,王建国,陆长婴,吴彤东. 2005
[7]长江口低氧区沉积物中磷的形态及其环境意义. 刘军,臧家业,冉祥滨,赵晨英,刘季花,王小静. 2017
[8]我国几种地带性土壤中磷素形态的研究. 张鹏,谢修鸿,李翠兰,孙元宏,张晋京,高强,王立春. 2019
[9]不同类型磷肥对土壤磷素形态和烟草生长的影响. 吴庚福,黄振瑞,陈迪文,潘晓英,李集勤,马柱文,敖俊华,周文灵,袁清华. 2021
[10]规模猪场沼液沉淀池底泥中磷形态变化特征. 刘威,石金霞,管益东,付强,朱燕云,靳红梅. 2020
[11]花生磷吸收分配及根系形态对不同酸碱度叶面磷肥的响应特征. 沈浦,罗盛,吴正锋,孙秀山,王才斌,于天一,郑永美,孙学武,郑亚萍. 2015
[12]两种沉水植物对上覆水和间隙水中各形态磷的影响. 杨文斌,高顺峰,万锐,孙祥,王赢. 2018
[13]臭氧曝气对厌氧处理猪场废水磷素形态的影响. 王风,张月,薛长亮,石亚楠,张克强,张龙江. 2014
[14]有机酸对土壤磷的活化利用研究进展. 魏丹,杨华薇,陈延华,吕春玲,毕睿忻,张馨元,马茂亭. 2022
[15]猪和奶牛粪污厌氧发酵中固相磷形态变化分析. 付广青,靳红梅,叶小梅,陈广银,杜静,常志州. 2014
[16]过磷酸钙用量对猪粪堆肥过程及磷形态变化的影响. 李帆,钱坤,武际,万水霞,蒋光月,朱宏斌. 2017
[17]生活污水灌溉对稻田土壤磷形态和吸附特征的影响. 尹爱经,薛利红,杨林章,段婧婧. 2017
[18]高磷条件下不同磷效率小麦对磷的吸收及根际土壤磷组分差异. 展晓莹,张丽,刘晓斌,张淑香. 2013
[19]苦草(Vallisneria natans)衰亡对水-沉积物之间磷迁移的影响. 俞振飞,徐东坡,王国祥,周彦峰,吴晓东,张敏莹. 2016
[20]日粮中添加植酸酶对鸡粪中不同形态磷含量的影响. 宋玉萍,李国良,瞿浩,杨苞梅,杨纯芬,姚丽贤.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糙皮侧耳菌HXS-M1发酵复方中草药对主要活性成分含量及抑菌活性的影响
作者:白长胜;刘秋瑾;王欢;田秋丰;王振;董佳强;张蕾;史同瑞
关键词:糙皮侧耳菌;中草药;发酵;活性成分;抑菌活性
-
猪源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及毒力基因检测
作者:张蕾;陈亮;高圣玥;冯万宇;苗艳;兰世捷;沈思思;田秋丰;白长胜;黄宣凯
关键词:猪;多杀性巴氏杆菌;分离鉴定;病原特性
-
犬气管切除及吻合术
作者:尹珺伊;金振华;张艳;苗艳;薛沾枚;兰世捷;张蕾;曹禹
关键词:
-
牛呼吸道主要病原体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作者:沈思思;江波涛;冯万宇;秦平伟;兰世捷;苗艳;李丹;张蕾;刘雪松;张国华;王欢;李青莹;薛沾枚;王岩;南景东;刘文;陈亮
关键词:牛;呼吸道疾病;多重聚合酶链反应
-
食物源微塑料研究方法和风险评估综述
作者:白业冉;张佳佳;白润昊;刘琪;何文清;白文波;陈延华
关键词:微塑料(MPs);食物;来源;赋存;检测;风险评估
-
牛呼吸道病原体四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作者:沈思思;冯万宇;陈亮;兰世捷;李丹;张蕾;周景明;刘雪松;张国华;王欢;王岩;刘文
关键词: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支原体;冠状病毒;四重PCR
-
数字经济时代下林业发展研究
作者:郜文慧;陈竹;宣云;任杰
关键词:数字经济;林业发展;数字化技术;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