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杨怀文
作者: 杨怀文;陈松笔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昆虫寄生线虫;林业害虫;丽透体垫刃线虫;昆虫病原线虫
期刊名称: 林业科学
ISSN: 1001-7488
年卷期: 1999 年 35 卷 06 期
页码: 103-10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文综述了近20 年来国内外利用昆虫寄生线虫防治林业害虫的进展。指出自然存在的昆虫寄生线虫,是一类防治害虫的宝贵生物资源,它们对害虫种群起着一定的控制作用。尤其是索科、新垫刃科、斯氏科、异小杆科的昆虫寄生线虫,已大量成功应用于控制树蜂、根象甲、木蠹蛾类害虫等。我国自1985 年从澳大利亚引进大量离体培养昆虫病原线虫技术以来,已在北京、天津、福建、湖北、辽宁、吉林等地开展了防治桃小食心虫、核桃举肢蛾、李实蜂、相思拟木蠹蛾、多纹豹蠹蛾、小木蠹蛾、桑天牛、桃红颈天牛、杨锉叶蜂、蛴螬等多种林业害虫的林间试验,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分类号: S763.306.4
- 相关文献
[1]昆虫寄生线虫与农业害虫生物防治. 楊懷文. 1998
[2]海南省五指山市林业害虫初步调查. 黎剑锦,黄东,王有辉,王晓妮,孙晓东,马光昌. 2017
[3]应用斯氏线虫大面积防治桃小食心虫. 杨平,刘杰,刘南欣,韩日畴,张忆青,尹纯寿. 2000
[4]芜菁夜蛾斯氏线虫G26侵染期幼虫cDNA文库的构建及表达序列标签分析. 马娟,张军鸽,李秀花,李敏权,陈书龙. 2008
[5]大面积应用斯氏线虫防治桃小食心虫的研究. 刘杰,刘南欣,谢汝创,张忆青,尹纯寿. 1994
[6]我国昆虫病原线虫研究与应用回顾. . 2006
[7]利用昆虫病原线虫防治韭菜迟眼蕈蚊的研究进展. 白光瑛,马海鲲,王孝莹,吴林林,沈广爽,谷希树,阮维斌. 2015
[8]1株新疆胡杨林昆虫病原线虫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詹发强,侯敏,杨蓉,王宁,包慧芳,侯新强,崔卫东,龙宣杞. 2020
[9]昆虫病原线虫Heterorhabditis beicherriana LF品系与Bt HBF-18菌株混用对华北大黑鳃金龟幼虫的防治效果. 李而涛,曹雅忠,张帅,李克斌,李建一,王庆雷,刘春琴,尹姣. 2019
[10]嗜线虫致病杆菌抑制灰葡萄孢的效应. 曹林青,詹发强,高宇洁,侯新强,包慧芳,侯敏,杨蓉,王宁,龙宣杞. 2021
[11]有效防治蛴螬的昆虫病原线虫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李而涛,李克斌,张帅,曹雅忠,陆俊姣,尹姣. 2020
[12]应用昆虫病原线虫防治大金钩韭菜田韭蛆 效果初探. 付在秋,李朝霞,许念芳,邱淑芹,战金辉,杜洪伟,郭文秀. 2020
[13]昆虫病原线虫对花生田蛴螬防治效果评价. 冯翠,衣政伟,谢吉先,钱巍,常蕾,李成忠. 2021
[14]昆虫病原线虫H06与化学杀虫剂对韭菜迟眼蕈蚊的联合作用. 孙瑞红,李爱华. 2007
[15]拟双角斯氏线虫D43品系鞘蛋白对大蜡螟幼虫的免疫抑制作用. 曾洪梅,邱德文,林华峰,杨秀芬,郭立华,袁京京. 2012
[16]利用昆虫病原线虫防治双孢蘑菇眼蕈蚊. 杨怀文,师迎春,魏宝康,张金霞. 2010
[17]利用昆虫病原线虫TS1防治黑绒金龟子研究初报. 孙瑞红,李爱华,李晓军,张勇,曲健禄. 2008
[18]昆虫病原线虫Heterorhabditis indica LN2品系防治韭菜迟眼蕈蚊的影响因素研究. 孙瑞红,李爱华,韩日畴,曹莉,刘秀玲. 2004
[19]昆虫病原线虫与根瘤菌配合使用在花生栽培上的应用. 武海斌,张坤鹏,宫庆涛,孙瑞红. 2014
[20]昆虫线虫对植物线虫的抑制作用. 刘奇志,曹海锋,王玉柱,孙浩元.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木薯品种不同收获期块根淀粉积累规律分析
作者:郑永清;李开绵;李伯松;马旭东;陈松笔
关键词:木薯;产量;淀粉;光合作用
-
类黄酮合成关键基因MeF3H在木薯块根采后腐烂中的功能分析
作者:安飞飞;蔡杰;薛晶晶;朱文丽;陈松笔;罗秀芹
关键词:木薯;类黄酮;MeF3H;块根;采后腐烂
-
木薯柱花草间种体系固氮机制和生产效益分析
作者:郑永清;马旭东;李伯松;薛茂富;陈松笔
关键词:木薯;柱花草;间种技术;氮源;生产效益
-
基于植物性状和挥发性成分的罗勒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者:张亚娇;于福来;元超;陈晓鹭;谢小丽;王凯;黄梅;陈振夏;官玲亮;陈松笔
关键词:罗勒;植物学性状;挥发性成分;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
木薯育种现状及发展趋势
作者:陈松笔;蔡杰;安飞飞;朱文丽;罗秀芹;薛晶晶;薛茂富;李汉丰;韦卓文;黄三文;李开绵
关键词:木薯育种;种质资源;采后生理腐烂;花叶病;褐条病;基因编辑
-
不同叶片颜色的木薯MeANR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作者:安飞飞;罗秀芹;陈松笔;薛晶晶;蔡杰
关键词:木薯;叶片;花青素还原酶(ANR);基因克隆;表达模式
-
转录组和代谢组联合分析阐释木薯叶片花青素合成机制
作者:罗秀芹;韦卓文;蔡杰;安飞飞;陈松笔;薛晶晶
关键词:木薯;类黄酮;花青素;转录组;代谢组;生物合成;差异表达基因;Me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