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抗蚜的分子标记RAPD初步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玥莹
作者: 李玥莹;徐兰兰;邹剑秋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高粱;抗蚜基因;分子标记;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
期刊名称: 杂粮作物
ISSN: 1003-4803
年卷期: 2006 年 26 卷 06 期
页码: 388-391
摘要: 以高粱BTAM428I、CS-12B、124B的叶片为材料,应用RAPD筛选技术对高粱基因进行分子标记。用CTAB法对高粱BTAM428I、CS-12B、124B的叶片DNA提取纯化。初步建立了高粱BTAM428I、CS-12B、124B的RAPD反应体系。在此实验条件下确定了RAPD反应体系中最佳的随机引物种类,共筛选了41个RAPD随机引物,获得了较稳定的RAPD扩增结果及多态性较好的DNA。其中有11个引物能对DNA扩增,产生差异谱带。
分类号: S514
- 相关文献
[1]高粱抗蚜基因分子标记的建立. 李玥莹,赵姝华,杨立国,刘世强. 2003
[2]对高粱BTAM428×ICS-12B杂交F_3代及部分抗感品种的SCAR分析. 李钥莹,赵姝华,马纯艳. 2005
[3]对高梁BTAM428*ICS-12B杂交F3代及部分抗感品种的SCAR分析. 李獺莹,赵姝华,马纯艳. 2005
[4]高粱抗蚜基因的RAPD分析. 李玥莹,赵姝华,杨立国,刘世强. 2002
[5]高粱抗丝黑穗病基因的分子标记RAPD分析. 陆水怡,李南珠,邹剑秋,李玥莹. 2009
[6]华山新麦草Ns基因组特异序列的克隆及分子标记的建立. 蒋云,郭元林,李耀华,王颖,宣朴. 2017
[7]高粱遗传图谱构建及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葛占宇,马尚耀,成慧娟,严福忠,王立新,王岩. 2012
[8]高粱SSR分子标记反应体系的建立和优化. 李玥莹,邹剑秋,徐秀明. 2007
[9]高梁丝黑穗病菌3号生理小种抗性遗传研究及抗病基因分子标记. 邹剑秋,李獺莹,朱凯,王艳秋. 2010
[10]利用重测序技术开发高粱多态性SSR分子标记. 王平,王春语,张丽霞,丛玲,朱振兴,陆晓春. 2019
[11]高粱炭疽病抗性机理研究进展. 邓小锋,彭秋,李青风,刘天友. 2019
[12]高粱丝黑穗病菌3号生理小种抗性遗传研究及抗病基因分子标记. 邹剑秋,李玥莹,朱凯,王艳秋. 2010
[13]利用重测序技术开发高粱InDel分子标记. 蒲伟军,谭冰兰,贺丹晨,张盼,李玉斌,朱莉. 2023
[14]高粱基因组遗传图谱构建的研究进展. 仪治本,梁小红,赵威军,孙毅,闫敏,崔丽霞. 2006
[15]高粱重要抗性性状的基因定位研究进展. 赵甘霖,刘天朋,张长伟,陈国民,胡炯凌,丁国祥. 2012
[16]高粱基因组学研究的新进展. 袁爱萍,毛雪,侯爱斌,张福耀,李润植. 2003
[17]分子标记在高粱研究中的应用. 张春宵,王晶,王凤华,李晓辉. 2013
[18]高粱单宁Tan1基因分子标记开发及应用. 张丽霞,陆萍,王春语,丛玲,王平,陈冰嬬,陆晓春. 2022
[19]高粱重要抗性性状的基因定位研究综述. 梁小红,仪治本,赵威军. 2005
[20]利用分子标记分析高粱的遗传多样性及其在种质创新中的应用. 王黎明,焦少杰,姜艳喜,严洪冬,苏德峰,孙广全.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氮处理对高粱氮代谢相关基因NR、GS、GOGAT表达的影响
作者:徐洪超;王增雪;逄洪波;王兰兰;李雪梅;马莲菊;张飞;李玥莹
关键词:氮处理;基因表达;高粱;氮代谢;基因相对表达量
-
不同高粱品种碳代谢相关酶、SPS基因表达的比较分析
作者:徐洪超;商靖;吕鑫;逄洪波;王兰兰;李雪梅;马莲菊;王艳秋;李玥莹
关键词:高粱;碳代谢相关酶;SPS基因表达;酶活性;品种筛选
-
高粱骨干系株高基因Dw1、Dw2、Dw3检测与评价
作者:吴晗;张旷野;邹剑秋;朱凯;张飞;卢峰;马作斌;段有厚
关键词:高粱;株高;矮化基因;株高基因;Dw
-
春播早熟酿造高粱品种生态适应性评价分析
作者:王艳秋;张飞;王佳旭;朱凯;郭晓雷;邹剑秋
关键词:高粱;早熟;产量;品质;生态适应性
-
不同高粱品系籽粒淀粉的构成与糊化特性相关性分析
作者:柯福来;张旷野;朱凯;邹剑秋
关键词:高粱;淀粉;糊化特性;相关性分析
-
生长素与高粱杂种优势关系分析
作者:商靖;逄洪波;王兰兰;李雪梅;王艳秋;李玥莹
关键词:高粱;杂种优势;生长素;基因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
-
酿酒专用糯高粱辽糯10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作者:张飞;邹剑秋;卢峰;张志鹏;朱凯;王艳秋
关键词:酿酒;高粱;辽糯10;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