粳稻光敏核不育系皖2306S的选育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杜士云

作者: 杜士云;王守海;吴爽;王辉;王德正;郑卫东;王玲华;汪邦伦;周友芝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粳稻;光敏核不育;皖2306S;选育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2014 年 42 卷 36 期

页码: 12838-12839+12867

摘要: [目的]介绍光敏核不育系皖2306S的选育过程、育性表现、抗病性和农艺性状。[方法]以自育的粳稻光敏核不育系皖2312S为母本,与从江苏引进的扬稻9538粳稻品系杂交,经5年8代选择育成粳稻光敏核不育系皖2306S。[结果]2012年7月27日至8月31日,皖2306S雄性不育,镜检花粉败育率为99.69%~100%,套袋自交结实率0~0.34%,稳定不育期为36 d;9月3~21日表现雄性可育,镜检花粉败育率为86.04%~99.35%,套袋自交结实率为6.14%~58.54%。2013年7月29日至9月4日表现雄性不育,镜检花粉败育率为99.50%~100%,套袋自交结实率为0~0.27%,稳定不育期38 d。9月6~22日表现雄性可育,镜检花粉败育率为52.74%~98.24%,套袋自交结实率为0.25%~70.83%。接种鉴定,2306S对稻瘟病抗性综合指数为4.33(MR1),白叶枯病病情指数为54.44(S1)。田间种植表现抗稻瘟病和条纹叶枯病。[结论]该不育系的稳定不育期在30 d以上,适宜选配中粳组合。

分类号: S511.22

  • 相关文献

[1]粳稻光敏核不育系皖2312S的选育. 王守海,吴爽,杜士云,王德正,罗彦长,李成荃. 2009

[2]粳型水稻光敏核不育系皖2304S的选育及特征特性. 王守海,杜士云,吴爽,王德正,罗彦长,李成荃. 2012

[3]核质互作不育和光敏核不育聚合的粳稻不育系选育. 王守海,杜士云,王德正,李成荃. 2005

[4]江苏省杂交粳稃丰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孙克新. 1999

[5]优质抗病晚粳稻新品种镇稻16号的选育与应用. 林添资,周义文,钱华飞,李闯,景德道,龚红兵,余波,曾生元,刁立平,盛生兰. 2012

[6]粳稻新品种盐稻9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孙明法,姚立生,唐红生,严国红,何冲霄,朱国永,王爱民,任仲玲. 2006

[7]优质粳稻新品种镇稻15号的选育与栽培要点. 余波,林添资,潘国宝,景德道,龚红兵,刁立平,钱华飞,李阎,周义文,盛生兰. 2011

[8]优质粳稻新品种镇稻10号的选育和栽培技术. 景德道,刁立平,林添资,盛生兰,胡春明,龚红兵,周义文,张继本. 2007

[9]优质晚粳稻新品种镇稻13号的选育与应用. 林添资,景德道,揭水通,龚红兵,刁立平,余波,钱华飞,李闯,周义文,盛生兰. 2010

[10]优质水稻新品种镇稻12号的选育与应用. 林添资,骆继秋,刁立平,景德道,龚红兵,盛生兰,张继本,钱华飞,胡春明,周义文,余波,李闯. 2009

[11]优质抗病晚粳稻新品种镇稻17号的选育与应用. 钱华飞,林添资,李闯,景德道,龚红兵,余波,周义文,曾生元,刁立平,盛生兰. 2013

[12]早熟晚粳稻新品种镇稻18号的选育及丰产稳产性分析. 景德道,钱华飞,林添资,余波,龚红兵,周义文,李闯,曾生元,张小明,杨军,盛生兰. 2014

[13]早熟晚粳稻镇稻11号的选育与高产栽培技术. 景德道,刁立平,林添资,胡春明,龚红兵,周义文,钱华飞,李闯,余波,盛生兰. 2010

[14]BT型不育系9703A的选育及其所配组合优势分析. 王建平,朱勇良,谢裕林,乔中英,陈培峰,黄萌,陈益海. 2007

[15]优质高产中粳稻新品种淮稻9号的选育. 袁彩勇,袁生堂,王健,文正怀. 2006

[16]早熟优质节水抗旱稻'早玉香粳'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刘国兰,王飞名,方江林,罗利军,余新桥. 2014

[17]优质粳稻新品种云粳优5号的选育研究及展望. 赵国珍,刘吉新,世荣,廖新华,苏振喜,朱振华,张学堂. 2006

[18]优质BT型粳稻不育系中14A选育报告. 周毓珩,赵海岩,迟克生,郑文静,张燕之,王昌华. 2009

[19]优质高产多抗常规粳稻品种金粳28的选育. 苏京平,孙林静,马忠友,王春敏,范俊山,闫双勇,孙玥,王胜军,刘学军. 2015

[20]一级优质米常规粳稻新品种津稻179的选育与应用. 苏京平,孙林静,马忠友,王春敏,范俊山,闫双勇,孙玥,王胜军,刘学军.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