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科雷尔氏菌的蛋白分泌系统及其特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文奇根

作者: 文奇根;叶小文;黄家权;廖伯寿

作者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农业部油料作物生物学重点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茄科雷尔氏菌;效应蛋白;致病性;Sec途径

期刊名称: 微生物学通报

ISSN: 0253-2654

年卷期: 2010 年 37 卷 09 期

页码: 1379-138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茄科雷尔氏菌利用自身的分泌系统能向胞外分泌上百种蛋白,其中Ⅱ型和Ⅲ型分泌系统通过不同机制将分泌蛋白靶定到胞外或宿主细胞,是决定茄科雷尔氏菌对宿主产生致病性的主要因素。其中Ⅲ型分泌系统不依赖Sec信号转导系统但必须依赖于宿主细胞的识别激活,并在病原菌对宿主细胞的特异性识别和细菌在宿主细胞的生长增殖中发挥功能。到目前为止,已经从茄科雷尔氏菌的GMI1000株系中鉴定出两类在宿主细胞中存在靶标,并由Ⅲ型分泌系统分泌的效应蛋白Pop2和Gala蛋白家族。主要就茄科雷尔氏菌Ⅲ型分泌系统的基本特征以及效应蛋白及其宿主靶标的相互作用进行综述。

分类号: S432.4

  • 相关文献

[1]利用本氏烟筛选小麦叶锈菌效应蛋白. 齐悦,张悦,李建嫄,杨文香,刘大群. 2020

[2]小麦叶锈菌效应蛋白Pt18906激发TcLr27+31的双层防御反应. 齐悦,吕峻元,张悦,韦杰,张娜,杨文香,刘大群. 2020

[3]作物青枯病研究进展. 佘小漫,何自福. 2020

[4]植物青枯菌aac基因突变株的构建及其致病性的测定. 徐进,许景升,何礼远,冯洁. 2009

[5]广东茄科雷尔氏菌16SrDNA序列分析. 佘小漫,何自福,虞皓,李华平. 2009

[6]胜红蓟青枯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佘小漫,何自福,罗方芳. 2013

[7]广东广藿香青枯病病原菌鉴定. 佘小漫,何自福,罗方芳. 2012

[8]沙姜瘟病原菌的鉴定. 何自福,佘小漫,虞皓,罗方芳,李志慧,黎运枢. 2006

[9]河南省花生青枯病菌的分子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桑素玲,王振宇,李绍建,范腕腕,高蒙,崔小伟,张海燕,冯兰兰. 2024

[10]空心菜青枯病病原菌的鉴定. 何自福,佘小漫,虞皓,罗方芳,李华平. 2008

[11]植物抗青枯病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潘晓英,张振臣,袁清华,李集勤,马柱文,陈俊标,黄振瑞. 2022

[12]12种寄主来源的茄科雷尔氏菌16S-23S rDNA间隔区序列比较. 佘小漫,何自福,李华平,虞皓. 2010

[13]植物免疫研究与抗病虫绿色防控:进展、机遇与挑战. 张杰,董莎萌,王伟,赵建华,陈学伟,郭惠珊,何光存,何祖华,康振生,李毅,彭友良,王国梁,周雪平,王源超,周俭民. 2019

[14]植物寄生线虫效应蛋白调控寄主防卫反应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姚珂,郑经武,黄文坤,彭德良,彭焕. 2020

[15]稻瘟病菌效应蛋白MoIEEP1功能初探. 张茜茜,刘文德,李智强. 2021

[16]植物病原卵菌效应蛋白RXLR和CRN研究进展. 郭泽西,曲俊杰,刘露露,尹玲. 2021

[17]植物寄生线虫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彭焕,赵薇,姚珂,蒋陈,黄文坤,孔令安,郑经武,彭德良. 2021

[18]近年水稻主要线虫病害的研究进展. 杨芳,黄文坤,彭德良,彭云良,姬红丽. 2017

[19]植原体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杨毅,车海彦,曹学仁,罗大全. 2014

[20]转鞭毛蛋白基因水稻抗细菌性条斑病研究. 王晓宇,陈志谊,刘文真,罗楚平,张荣胜,周华飞.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