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背景下CO_2浓度升高对褐飞虱适合度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石保坤

作者: 侯茂林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褐飞虱;气候变化;CO_2浓度升高;适合度

期刊名称: 植保科技创新与病虫防控专业化——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ISSN:

年卷期: 2011 年

页码: 1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据报道,到21世纪末大气CO_2浓度将达到目前的两倍。CO_2浓度升高将引起植物化学组分和营养品质的改变,从而影响植食性昆虫的适合度。本研究采用密闭式动态CO_2气室,设置750μl/L(eCO_2)和370μl/L(aCO_2)两种处理,观察不同CO_2浓度下的水稻植株对褐飞的寄主选择性、繁殖力、取食等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以阐明CO_2浓度升高对褐飞虱适合度的影响及其机理。结果表明:(1)褐飞虱长翅型雌虫对不同CO_2浓度处理下的稻苗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取食或产卵嗜好性,但相对于aCO_2浓度[(7.19±0.90)mg/头/24h],eCO_2浓度下的取食量[(6.49±0.67)mg/头/24...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CO_2浓度倍增对水稻和褐飞虱蜜露中游离氨基酸浓度的影响. 石宝坤,胡朝兴,侯茂林,廖晓兰. 2013

[2]温度对褐飞虱发育、存活和产卵影响的关系模型. 胡朝兴,黄建利,侯茂林. 2014

[3]转CryIAb水稻在不同生长条件下的适合度. 苏军,宋亚娜,姚玉仙,陈建民,吴明基,李刚,陈子强. 2013

[4]CO_2浓度升高对重金属污染下稻米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王潇,宋正国,武慧斌,邹洪涛. 2013

[5]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红三叶和高丹草Cs、K竞争吸收与转运的影响. 方华为,贾炎,郑向群,丁永祯,刘岩,刘书田,郑宏艳,周莉. 2015

[6]大气CO2浓度升高对红三叶和高丹草Cs、K竞争吸收与转运的影响. 方华为,贾炎,郑向群,丁永祯,刘岩,刘书田,郑宏艳,周莉. 2014

[7]CO_2浓度升高对水体硝化、反硝化作用的影响研究进展. 施曼,张维国,李江叶,严少华,高岩. 2018

[8]CO_2浓度升高对媒介昆虫及其所传植物病毒的影响研究. 谭晓玲,戈峰. 2017

[9]水稻对褐飞虱抗性鉴定的比较研究. 李树娟,李容柏. 2010

[10]湖南省地方稻种资源多抗性评价. 侯小华,魏子生,周祖铭. 2000

[11]籼稻资源WD15515中抗褐飞虱QTL的定位研究. 石少阶,王卉颖,上官欣欣,刘丙芳,荆胜利,杜波,陈荣智,祝莉莉,何光存. 2016

[12]烯啶虫胺对水稻的安全性评价及对褐飞虱的生物活性. 许小龙,徐广春,徐德进,邢平,顾中言. 2011

[13]氟·异WP对水稻纵卷叶螟和褐飞虱的防治效果. 朱根华,穆兰芳,朱福官,陆长缨,曹卫菊,丁海红. 2007

[14]烯啶虫胺对水稻褐飞虱田间控制效果. 束兆林,孙庭东,张芳,缪康,赵来成. 2010

[15]南京14号叶鞘内的抗性因子及其对褐飞虱取食和存活的影响. 李国清,王荫长,韩召军,高家骅,顾正远. 1996

[16]水稻与褐飞虱化学关系的研究进展. 张嘉娇,杜波,何光存,李家儒. 2018

[17]水稻抗褐飞虱基因研究进展. 胡亮,杜波. 2011

[18]水稻品种对稻飞虱抗性鉴定方法的比较研究. 刘光杰,付志红,沈君辉,张亚辉. 2002

[19]水稻品种抗稻飞虱鉴定方法的比较研究. 刘光杰,郑宜才,桂丽琴,沈君辉. 1999

[20]水稻抗褐飞虱基因在物理图谱上的锚定. 顾凡,陈玲,陈越,赵昶灵,肖素勤,程在全.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