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期对鲜食糯玉米商品质量与食用品质影响初探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辛琲

作者: 李辛琲;曹庆军;陈莫军;杨浩;杨粉团;孔凡丽;苏德悦;李刚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鲜食糯玉米;播种日期;商品质量;食用品质;种皮厚度

期刊名称: 广东农业科学

ISSN: 1004-874X

年卷期: 2023 年 50 卷 010 期

页码: 30-3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探究播期对吉林省鲜食糯玉米商品质量与食用品质的影响,为提高鲜食糯玉米加工产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市场主推品种'万糯2000'为试验材料,设置5月12日(SD1)、5月26日(SD2)、6月9日(SD3)、6月22日(SD4)4个播期处理,研究不同播期处理下鲜食糯玉米主要商品质量(果穗长度、秃尖长、穗粗、行粒数、穗粒数)与食用品质(种皮厚度、皮渣率、物性品质)性状的变化规律.[结果]播期能显著影响鲜食玉米的单穗鲜质量、果穗长度、穗粗、穗粒数、皮渣率以及硬度、粘聚性与胶着度等性状指标,而对出籽率、秃尖长、行粒数及种皮厚度等指标无显著影响.随播期推迟,单穗鲜质量、果穗长度、穗粗、穗粒数等性状表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均在SD3处理下达到最大,分别是早播(SD1)的1.23、1.09、1.08和1.13倍,较晚播(SD4)相对提高了 13.10%、5.94%、3.53%和 8.06%;而皮渣率、硬度和胶着度等食用品质表现出先降低后升高趋势;种皮厚度随播期推迟表现出逐渐升高趋势,但处理间差异未达显著水平.相关分析表明,鲜食糯玉米皮渣率与籽粒弹性间存在正相关性,种皮厚度与籽粒粘聚性存在负相关关系.[结论]生产中应注意不同播期下鲜食糯玉米商品性与食用品质的变化,适宜播期(SD3)利于协调鲜食糯玉米商品质量与食用品质,早播(SD1)或晚播(SD4)均不利于商品质量和食用品质的提升.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鲜食糯玉米采后与食用品质相关的糖代谢变化. 龚魁杰,陈利容,朱立贵,孙军. 2011

[2]采收熟度和采摘方法对猕猴桃果实商品质量的影响. 周国忠,刁太清,文泽富,李映照,李明. 1997

[3]提高黑龙江省玉米商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的建议和设想. 史桂荣. 2002

[4]不同品种糯玉米组分对其煮制后食用品质的影响. 唐明霞,邱启程,袁春新,冯英委,陈国清,陈洁. 2013

[5]种植密度对甜玉米与鲜食糯玉米产量与品质性状的影响. 曹庆军,姜晓莉,杨粉团,毛刚,王富刚,曹欣欣,孔凡丽,李刚. 2018

[6]Opaque2基因对糯玉米子粒品质的影响分析. 周昱婕,韩洁楠,王美娟,刘晓丽,李明顺. 2021

[7]播种期和种植方式对不同品种设施大蒜生长发育的影响. 刘泽洲,颜冬,杨爱平,孔素萍. 2018

[8]应用神经网络和统计模型预测大豆生长发育阶段. 张久权,张凌霄,张明华,WATSON Clarence. 2009

[9]云南立体气候条件下软米光温敏核不育系云粳202S的育性研究. 张云,涂建,陈忆昆,肖素勤,辜琼瑶,李华慧,黄平,张敦宇,殷富有,程在全,刘晓利,奎丽梅. 2021

[10]沿江地区早熟优质高产鲜食糯玉米品种的筛选. 周根友,刘建,张小忠,徐少安. 2003

[11]鲜食糯玉米带壳预煮去壳速冻加工新技术. 袁春新,唐明霞. 2010

[12]中糯2号在桂中的表现及对鲜食糯玉米育种的启示. 覃云星,梁燕听,李爱姣,何银燕,罗俊春. 2009

[13]广西鲜食糯玉米品种现状及育种方向之浅见. 时成俏,李体琛. 2007

[14]鲜食糯玉米品种(品系)对粗缩病的田间抗性评价. 陆虎华,薛林,石明亮,程玉静,胡加如,陈国清,郝德荣,冒宇翔,黄小兰. 2014

[15]基肥氮、磷、钾配施和拔节期追施氮肥对鲜食期采收糯玉米糊化特性的影响. 陈国清,赵浚宇,王鑫,陆大雷,陆卫平. 2014

[16]江苏省鲜食糯玉米品质性状育种分析. 赵文明,孔令杰,陈艳萍,管晓春,陆大雷,袁建华. 2016

[17]鲜食糯玉米主要农艺性状的双列杂交分析. 沈雪芳,王义发,罗红兵,黄璜. 2010

[18]基肥配施和拔节期追氮对鲜食糯玉米子粒热力学特性的影响. 陈国清,王鑫,陆大雷,陆卫平. 2014

[19]国家鲜食糯玉米区域试验品种产量和品质性状分析. 陆大雷,孙世贤,陈国清,陆卫平. 2016

[20]鲜食糯玉米育种研究概况. 薛林,印志同,陈国清,陆虎华,黄小兰,石明亮,胡加如.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