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草甸主要乡土牧草营养成分的灰色关联综合评价及利用潜力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于健龙

作者: 于健龙;石红霄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高寒草甸;营养成分;灰色关联度

期刊名称: 家畜生态学报

ISSN: 1673-1182

年卷期: 2011 年 32 卷 04 期

页码: 62-68

摘要: 论文测定了高寒草甸20种牧草的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无氮浸出物、粗纤维、钙和磷等8种营养成分,并利用关联度分析法综合评价了牧草品质的优劣。结果表明,早熟禾(γi=0.6294)、委陵菜(γi=0.6023)、圆穗蓼(γi=0.5826)及阿尔泰狗娃花(γi=0.5670)的加权关联度较高,是高寒退化草甸恢复重建的优良牧草;双子叶植物乳白香青(γi=0.6017)、黄帚橐吾(γi=0.6012)的加权关联度较高,其可作为青贮、舍饲牧草。相反,小嵩草(γi=0.5282)、针茅(γi=0.5103)的加权关联度不高。这些研究表明,根据牧草的特点,分别利用是有效防治高寒草甸退化的重要方法。

分类号: S54

  • 相关文献

[1]高寒草甸区饲用燕麦品种营养价值综合评价研究. 王桃,徐长林,姜文清,周志宇. 2010

[2]全株玉米青贮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的影响因素:以宁夏地区正大12为例. 任丽娟,卜登攀,王建平,陈雅坤,单丽燕,王昆,王思伟,赵连生. 2020

[3]红黄肉甘薯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及营养食味评价. 王晓庆,徐娟,黄洁,甘学德,刘子凡,许瑞丽. 2013

[4]短穗兔耳草克隆生长对高寒草甸土壤营养库衰退的响应. 孙涛,王彦龙,施建军,赵景学,尚占环. 2010

[5]青藏高原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和生物量沿环境梯度的变化. 王长庭,曹广民,王启兰,景增春,丁路明,龙瑞军. 2007

[6]短期放牧对青藏高原东北边缘高寒草甸土壤及微生物碳氮含量的影响. 李世卿,王先之,郭正刚,周杰,薛冉,沈禹颖. 2013

[7]江河源区高寒草甸退化序列秃斑热岛效应研究. 魏茂宏,林慧龙,王钊齐. 2015

[8]阴阳坡植物功能性状与环境因子的变化特征. 刘旻霞,马建祖. 2013

[9]不同类型草地牧草消化率季节动态与营养品质的关系研究. 梁建勇,焦婷,吴建平,宫旭胤,杜文华,刘海波,肖元明. 2015

[10]青藏高原东北缘高寒草甸珠芽蓼斑块植被构成和种间关联. 魏斌,王莹,关士琪,高红娟,孔杨云,于应文. 2016

[11]藏北高寒草甸群落结构与物种组成对增温与施氮的响应. 宗宁,柴曦,石培礼,蒋婧,牛犇,张宪洲,何永涛. 2016

[12]牦牛干扰下草原毛虫对小嵩草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马培杰,李亚娇,潘多锋,陈本建,李心诚,王德利. 2017

[13]甘南高寒草甸植物功能性状和土壤因子对坡向的响应. 刘旻霞,马建祖. 2012

[14]植物群落生物量和有机碳对高寒草甸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 李月梅,曹广民,徐仁海. 2007

[15]玛曲高寒草甸沙化研究进展──生物诱因、影响及治理. 金红喜,韩生慧,何芳兰,李昌龙,徐先英,唐进年,康才周,宋德伟,杜娟. 2016

[16]土地利用方式对高寒草甸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 李月梅,曹广民,徐仁海. 2008

[17]温度和海拔对高寒草甸植物种子萌发进化特性的影响. 许静,杜国祯,李文龙,刘伟,高天鹏. 2013

[18]露蕊乌头(Aconitum gymnandrum Maxim)花序内位置依赖的性分配. 樊宝丽,赵志刚,孟金柳,杜国祯. 2008

[19]不同管理措施下高寒退化草地恢复效果评估. 刘延斌,张典业,张永超,石明明,尚振艳,贺磊,宗文杰,傅华,牛得草. 2016

[20]高原鼠兔和高原鼢鼠在高寒草甸中的作用. 周雪荣,郭正刚,郭兴华.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