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鲫杂交两种回交子代鱼的形态特征比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闫学春

作者: 闫学春;梁利群;孙效文;曹顶臣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鲤鲫杂交;回交;子代;形态特征

期刊名称: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5-9369

年卷期: 2007 年 38 卷 06 期

页码: 81-84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采用雌性二倍体鲤鲫杂交分别与雄性鲤鱼和雄性鲫鱼回交,获得了鲤鲫杂交两种回交子代鱼,并对其1龄鱼的形态特征和内部器官结构进行了测定。回交鲤的主要性状为侧线鳞31~38;下咽齿2行,1.4/4.1;口须2对;肠长44~46 cm;体长为头长的(3.25±0.15)倍,为尾柄长(6.14±0.89)倍;头长为眼径的(4.76±0.27)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06±0.16)倍。回交鲫的主要性状为:侧线鳞27~36;下咽齿1行,4/4;口须1对;肠长24~62cm;体长为头长的(3.33±0.13)倍,为尾柄长的(6.36±0.54)倍;头长为眼径的(4.54±0.20)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0.90±0.28)倍。结果表明,鲤鲫杂交与鲤鱼回交子代的形态特征偏向于鲤鱼;与鲫鱼回交子代的形态特征偏向于鲫鱼。

分类号: S917.4

  • 相关文献

[1]鲤鲫杂交(♀)×鲫(♂)回交子代的形态特征研究. 闫学春,孙效文,梁利群,曹顶臣. 2006

[2]转基因鲤鲫杂交回交子代鱼的形态特征研究. 闫学春,孙效文,梁利群,曹顶臣. 2005

[3]3种鲤鲫杂交回交后代染色体核型分析. 闫学春,栾培贤,梁利群. 2015

[4]利用流式细胞仪鉴别转基因鲤鲫杂交回交子代的倍性. 阎学春,孙效文,梁利群,曹顶臣,沈俊宝. 2000

[5]鲤鲫杂交回交子代的染色体数目及倍性. 闫学春,梁利群,孙效文,曹顶臣. 2006

[6]冷藏米蛾卵对子代螟黄赤眼蜂质量的影响. 易帝玮,肖榕,赵云龙,李敦松,张古忍. 2014

[7]孕期酒精暴露致子代小鼠心肌致密化不全样改变. 周挥茗,蒋坤凤,吕铁伟,刘玲娟,田杰. 2017

[8]母亲产前应激对子代神经心理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 王双慧,朱琳,陈立. 2021

[9]嗜酸乳杆菌对斑马鱼子代幼鱼免疫功能的影响. 张羽,盛洁,李青,余强,邓扬,卿素珠,何夙旭. 2013

[10]肉种鸡饲粮肌苷酸对生长后期子代生长性能及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 张鑫蕊,闫俊书,宦海琳,林勇,张干,叶成智,周岩民,周维仁. 2019

[11]奥利亚罗非鱼(♀)×鳜(♂)远缘杂交子代与亲本血液学指标的比较. 王金龙,杨弘,吴婷婷. 2008

[12]种母鸭核黄素缺乏对子代雏鸭初生重、器官指数、体尺指标及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 张博,唐静,赵睿,吴永保,孙培新,谢明,张琪,侯水生. 2020

[13]大草蛉成虫取食经历对子代生长发育的影响. 刘竹,陈红印. 2012

[14]寄主及寄主食物对雅脊金小蜂子代性比、体型和翅型的影响. 孙永超,高燕,张中润,许再福. 2009

[15]对感染白斑综合症病毒的亲虾子代的跟踪检测. 江世贵,翁少萍,吕玲,苏天风,何建国. 2003

[16]不同水稻品种种子固有细菌群落的多样性. 刘琳,刘洋,赵亮,邓启云,吴俊,庄文,宋未. 2012

[17]转生长激素基因鲤鱼的生长研究. 闫学春,孙孝文,梁利群,沈俊宝. 1997

[18]转基因超级鲤及子代的生长研究. 闫学春,孙效文,梁利群,曹顶臣. 2004

[19]数量性状的表型相关和遗传率研究. 达海莉. 2004

[20]中华鲟子一代配子质量及其子二代生长特征分析. 柴毅,龚进玲,杜浩,李罗新,杨文杰,危起伟.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