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传亮
作者: 刘传亮;李付广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农杆菌介导法;基因枪轰击法;农杆枪法;遗传转化
期刊名称: 西北植物学报
ISSN: 1000-4025
年卷期: 2005 年 25 卷 01 期
页码: 205-21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根癌农杆菌介导法 Agrobacterium-mediatedtransformation 和基因枪轰击法 particlebombardmenttransformation 是植物遗传转化的主要方法.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农杆菌介导法是一种天然的植物遗传转化系统,外源基因在转基因植物中的拷贝数低,遗传稳定性好;基因枪转化法不受材料基因型的限制.通过结合两种方法的优点,发展了3种农杆菌介导和基因枪轰击法相结合的遗传转化方法,分别为农杆枪法、基因枪轰击/农杆菌感染法、金粉或钨粉包裹菌体细胞作为微弹轰击法.对3种结合转化方法的技术途径、原理、转化受体及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分类号: Q943.2
- 相关文献
[1]植物游离小孢子及其培养所获得的组织在遗传转化中的应用. 常凯军,谭德冠,李定琴,郑鹏,张家明. 2009
[2]农杆菌介导的汉麻遗传转化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赵越,魏国江,潘冬梅,韩承伟,韩喜财,徐磊. 2015
[3]葡萄砧木5BB超声波辅助农杆菌介导法遗传转化的条件. 李金凤,陶建敏,糜林,李国平,章镇. 2009
[4]农杆菌介导的棕色棉胚珠离体培养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丁一,丁一,耿晓丽,何守朴,潘兆娥,贾银华,王立如,吴立强,杜雄明. 2021
[5]农杆菌介导棉花遗传转化的影响因素. 李静,张换样,朱永红,吴慎杰,焦改丽. 2020
[6]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抗草甘膦基因转入玉米自交系H99的研究. 韩平安,吴新荣,孙瑞芬,石海波,薛春雷,常悦,唐宽刚,梁亚晖,任芹勇,李晓东. 2020
[7]A/O型FMDV多抗原表位融合基因植物表达载体构建及转化柱花草的研究. 肖旭倩,胡正龙,沈文涛,言普,王冬梅,周鹏. 2018
[8]甜菜SBPase基因的遗传转化. 韩平安,孙瑞芬,唐宽刚,常悦,王良,金晓蕾,梁亚晖,李晓东,吴新荣. 2022
[9]关于提高玉米种子发芽率标准的探讨. 李春红,焦占力,张海东. 2015
[10]金刚砂辅助农杆菌转化狗尾草种子高效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赵辉,郭静远,孔华,郭安平. 2017
[11]基于农杆菌介导法将CP4-EPSPS基因转入玉米自交系B73的研究. 韩平安,常悦,唐宽刚,李晓东,王力伟,梁亚晖,杨静,石海波,吴新荣. 2023
[12]农杆菌介导法马铃薯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 杨永智. 2013
[13]农杆菌介导法转化宁夏水稻的研究. 孙建昌,马静,何玉科,陈耀锋. 2009
[14]农杆菌介导大豆遗传转化的影响因素. 李茂福,李睿,傅永福,赵德刚. 2006
[15]高粱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朱莉,郎志宏,李桂英,黃大昉. 2011
[16]食用菌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郭丽琼,陈守才,林俊芳. 2001
[17]天麻抗真菌蛋白GAFP基因转化油葵的研究. 胡文冉,黄乐平,孟庆玉,危晓薇,黄全生. 2007
[18]香蕉遗传转化方法研究进展(英文). 黄永红,易干军,周碧容,曾继吾,吴元立. 2006
[19]巴西橡胶树转基因研究现状与展望. 邹智,杨礼富,王真辉,袁坤. 2010
[20]农杆菌介导的朝鲜碱茅PuP5CS基因转化紫花苜蓿的研究. 徐博,任伟,王英哲,孙启忠,郭玮,娄玉杰.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陆地棉粉花花蕾与黄花花蕾的比较转录组分析
作者:刘林强;韩笑;杨兰;闫青地;胡伟;靳羽莹;于洁;杨召恩;李付广
关键词:陆地棉;花色苷;转录组;花蕾
-
棉花纤维发育
作者:李付广
关键词:
-
棉籽作畜禽饲料的营养价值、脱毒方法及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刘永明;关淑仙;王文静;任茂智;李付广
关键词:棉籽;棉籽饼;棉籽粕;棉酚;饲料;脱毒
-
创新南疆地区“两年三熟”种植制度,挖掘棉花冬闲田粮食生产能力
作者:马雄风;王占彪;郑苍松;王文魁;郭志刚;孔德培;代帅;张先亮;冯文娟;李伟;徐开杰;李彤;刘胜利;李付广
关键词:粮食安全;两年三熟;种植制度创新;节水潜力;品种选育
-
棉花SRS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作者:张雪;孙瑞斌;马聪聪;马丹;张晓睿;刘志红;刘传亮
关键词:棉花;SRS;系统进化;表达模式;基因家族
-
基于“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创新——以棉花实验班为例
作者:万素梅;李付广;陈国栋;胡守林;马小艳;文卿琳
关键词: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棉花实验班
-
脱落酸对棉花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影响
作者:刘佩佩;刘佩佩;魏喜;陈艳丽;王晔;张桂寅;李付广
关键词:陆地棉;体细胞胚胎发生;脱落酸;愈伤组织;胚性愈伤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