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吴克力
作者: 吴克力;王丽芳;郭学兰;肖唐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出版平台;开放获取;网站访问数;机构用户数;总被引频次;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期刊名称: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1009-2714
年卷期: 2016 年 36 卷 03 期
页码: 16-17
摘要: 从研究机构、期刊和论文作者两个方面对期刊出版平台中的开放获取出版优势进行了探讨,出版平台建设实践表明,《中国油料作物学报》网站访问数、机构用户数和总被引频次均逐年增加,加快了学报研究成果的传播速度,提高了研究机构、期刊和论文作者显示度。
分类号: G353.1`G230.7
- 相关文献
[1]网络环境下《中国油料作物学报》的发展思考. 郭学兰,王丽芳,吴克力,肖唐华. 2011
[2]《贵州农业科学》1980—2011年载文被引文献分析. 冯卫,杨晓容,陈静,杨林,姜萍,聂克艳,高红卫,刘海,王海,陈沫. 2013
[3]《中国农学通报》总被引频次变化趋势与原因分析. 张志转,陈娟,张尚君,朱永和. 2009
[4]《江苏农业学报》学术影响力的综合分析. 汪恒英,许才明,蒋永忠,王支凤. 2010
[5]利用InCites新功能Citation Topics助力学术期刊编辑制定选题策划方案-以园艺学科研究领域为例. 王燕,姚蔚,杜敏,张萍,李亦轩,王文莉,陈洁. 2021
[6]福建省农业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的评估与分析. 翁志辉,周琼,林树文. 2007
[7]《作物学报》2003年被引频次统计误差分析. 程维红,李爱华. 2006
[8]提高科技期刊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的探索与实践. 肖唐华,吴克力,王丽芳,郭学兰. 2011
[9]农业学术期刊网络传播效果研究——以《福建农业学报》为例. 张梅,翁志辉,林海清,池敏青,黄金泽. 2019
[10]中国农业科学院中文期刊网站建设现状与分析. 单秀枝,贾硕. 2020
[11]数字出版与高校图书馆的应对 -对Springer Nature集团和剑桥大学图书馆的调查. 初景利,闫雪. 2020
[12]中国维普网认定农业科学类开放获取期刊的运营模式分析及推进路径探讨. 曹婷婷,王瑞霞,费理文. 2023
[13]美国涉农数据在线开放共享情况. 尹国伟,聂凤英,杜绍明. 2020
[14]中国农业科学院机构知识库的实践探索. 赵瑞雪,杜若鹏. 2015
[15]国内机构仓储研究建设现状分析. 毛广卫,赵瑞雪,寇远涛. 2010
[16]浙江省SCI收录英文期刊现状分析与启示. 张韵. 2023
[17]科学数据共建共享模式探讨. 曾小红,王强,方佳. 2009
[18]OA期刊发展趋势:基于回顾、现状分析. 董越. 2013
[19]中国农业预印本平台建设研究. 杨星远,郑建华,李甜,寇远涛. 2023
[20]开放获取对农业科技文献出版及资源建设经费使用的影响分析-以中国农业科学院为例. 刘洪冰,马鑫,王鸑飞,刘敏娟,董越,卢垚.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内蒙古不同地区奶牛产奶量及乳品质比较研究
作者:张莹;王丽芳;张腾龙;钟华晨;宋洁;郭晨阳;刘嘉琳
关键词:内蒙古;奶牛;产奶量;乳品质;比较研究
-
农业科技期刊科普功能的创新与实践——《中国油料作物学报》案例研究
作者:胡志勇;王丽芳;郭学兰;杨陈;鲜孟筑
关键词:农业;科技期刊;科普功能;乡村振兴;农民科学素养
-
蒲公英和连翘提取物对隐性乳房炎奶牛生产性能、血清抗氧化及免疫指标的影响
作者:张腾龙;郭晨阳;钟华晨;刘嘉琳;宋洁;王丽芳
关键词:奶牛;隐性乳房炎;蒲公英;连翘;生产性能;抗氧化
-
科技期刊稿件精准送审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胡志勇;王丽芳;郭学兰
关键词:科技期刊;同行评议;审稿人遴选;精准送审
-
黑沙蒿醇提物对奶牛瘤胃体外发酵的影响
作者:郭晨阳;刘嘉琳;钟华晨;宋洁;张腾龙;王丽芳
关键词:黑沙蒿;乙醇提取物;奶牛;瘤胃体外发酵;多项指标综合指数(MFAEI)
-
黑沙蒿醇提物指纹图谱的建立及基于抑菌效果的谱效关系分析
作者:刘嘉琳;钟华晨;郭晨阳;宋洁;张腾龙;王丽芳;张建平
关键词:黑沙蒿醇提物;HPLC;指纹图谱;体外抑菌试验;灰色关联度分析
-
亚麻籽胶与玉米醇溶蛋白糖基化反应条件优化及产物结构和功能特性研究
作者:郭成成;田志文;梁宇;吕婧雯;白英;王丽芳;李云龙;雷春梅;张国雄
关键词:亚麻籽胶;玉米醇溶蛋白;糖基化;接枝度;抗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