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型油菜PIN家族基因的鉴定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高堃

作者: 高堃;华营鹏;宋海星;官春云;张振华;周婷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生长素;PIN;家族基因;生物信息学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2018 年 09 期

页码: 1334-134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PIN家族基因是一类调控植物生长素极性运输的重要载体元件,PIN基因编码生长素输出蛋白,介导生长素在植物体的运输,然而在基因组较复杂的甘蓝型油菜中缺乏系统研究。本研究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甘蓝型油菜全基因组数据库筛选甘蓝型油菜PIN家族基因,对鉴定出的29个Bn PINs基因开展拷贝数变异、分子特征、跨膜结构域、保守基序、染色体定位、系统进化树构建、PIN蛋白二级结构及三级结构预测等研究,结合高通量转录组测序进行低氮胁迫下的转录水平分析。结果表明,甘蓝型油菜PIN家族基因拷贝数明显多于拟南芥、甘蓝和白菜所具有的PIN家族基因数量;Bn PINs蛋白多属于由碱性氨基酸组成的稳定蛋白,含有保守的N末端结构域,二级结构与拟南芥PIN蛋白相似;系统进化选择能力分析表明,Bn PINs基因与甘蓝和白菜PIN家族基因进化关系相近。转录组测序表明,Bn PIN1s、Bn PIN2s、Bn PIN3s基因主要在甘蓝型油菜根部表达且受长期低氮(72 h)诱导,Bn PIN6s和Bn PIN8s基因主要在地上部表达,低氮会抑制Bn PIN6s表达。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甘蓝型油菜PIN家族基因生物学功能尤其是在响应低氮胁迫中的功能奠定基础,为已知大量数据的其他物种家族基因生物信息学研究提供参考。

分类号: S565.4

  • 相关文献

[1]玉米SPP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及表达分析. 何冰,时丕彪,吕远大,陈国祥. 2019

[2]SiASRs家族基因的鉴定及表达分析. 宋健,曹晓宁,王海岗,陈凌,王君杰,刘思辰,乔治军. 2019

[3]茶树GH3基因家族的鉴定及表达分析. 钱因红,张亚真,白培贤,王丽鸳,成浩,韦康. 2020

[4]粗山羊草全基因组Aux/IAA基因家族的分离、染色体定位及序列分析. 乔麟轶,李欣,畅志坚,张晓军,詹海仙,郭慧娟,李建波,常建忠,郑军. 2014

[5]茶树PIN基因家族的鉴定及表达分析. 刘玉飞,庞丹丹,李友勇,蒋会兵,陈林波. 2020

[6]小豆AUX/IAA基因家族全基因组鉴定及表达分析. 罗永坚,葛蓉,刘军,李清. 2022

[7]甘蓝型矮秆油菜DW871激素敏感性及矮化突变机制的初步分析. 王敏,黄莎,张瑞茂,李杨,王芳,杨元雨,王转转,李超. 2024

[8]甘蓝型油菜GPAT9基因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刘少锋,邬贤梦,官春云,熊兴华. 2016

[9]甘蓝型油菜GPDH基因克隆、表达分析及植物过表达载体构建. 张超,付三雄,周小婴,唐容,黄莎,杨克相,戚存扣. 2019

[10]甘蓝型油菜钙离子转运蛋白CAX家族基因生物信息学及其对镉胁迫响应表达分析. 廖琼,周婷,肖燕,唐天骄,宋海星,官春云,华营鹏,张振华. 2019

[11]甘蓝型油菜AVP1、VHA-a2和VHA-a3基因的鉴定及功能性研究. 姚珺玥,华营鹏,周婷,王涛,宋海星,官春云,张振华. 2019

[12]甘蓝型油菜AVP1、VHA-a2和VHA-a3基因的鉴定及功能性研究. 姚珺玥,华营鹏,周婷,王涛,宋海星,官春云,张振华. 2019

[13]甘蓝型油菜脂肪酶基因BnGLIP1的克隆与分析. 李明,丁丽娜,王政,曹维,王玉康,张洁夫,谭小力. 2020

[14]芸薹属AC基因组MTP1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李施蒙. 2018

[15]甘蓝型油菜BnFAD2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陈镇,何晓莹,王敬乔,李根泽,束正齐,赵凯琴,程小毛,俎峰. 2021

[16]油菜AP2/ERF-B4类转录因子克隆及表达载体的构建. 庄静,熊爱生,乔玉山,章镇,姚泉洪. 2008

[17]甘蓝型油菜中一类AP2/ERF转录因子的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庄静,周熙荣,孙超才,管帮超,彭日荷,乔玉山,章镇,高峰,蔡斌,熊爱生,姚泉洪. 2008

[18]甘蓝型油菜及其二倍体祖先种COR413家族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袁淑培,张付贵,黄倩,程希,高桂珍,伍晓明. 2019

[19]小麦部分多基因家族的基因表达与耐热性获得的关系. 赵爱菊,李亚军,高增玉,刘玉萍,陈希勇. 2008

[20]甜橙乙烯诱导酯酶基因家族的进化. 王萱,吴波,程春振,姜波,钟广炎.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