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麦镰刀菌GD-2毒素对野燕麦的除草活性研究(英文)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程亮

作者: 程亮;郭青云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除草活性;植物毒素;燕麦镰刀菌;野燕麦;寄主范围

期刊名称: 微生物学杂志

ISSN: 1005-7021

年卷期: 2016 年 36 卷 02 期

页码: 67-73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评价了燕麦镰刀菌GD-2毒素对野燕麦的除草活性潜力。毒素对野燕麦种子萌发抑制试验表明,当毒素浓度达到5 mg/mL时,对野燕麦种子的萌发抑制效果达77.54%,在相同浓度下,对野燕麦种子胚根的抑制效果高于对胚芽的抑制效果。在温室条件下,毒素处理野燕麦植株后,各个不同处理野燕麦株高和地上部鲜重明显减少,然而,各处理间没有明显差异。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依次萃取燕麦镰刀菌发酵滤液并获得粗提物,其中正丁醇浸提物(5 mg/mL)在离体叶片实验中效果优于其他有机溶剂粗提物。此外,在毒素对10种植物的敏感性实验中,其中稗草和藜表现对燕麦镰刀菌毒素敏感。从燕麦镰刀菌中分离出3个除草活性化合物,且具有相同的紫外吸收峰。当前结果表明燕麦镰刀菌产生的毒素具有开发成为防除野燕麦生物源除草剂的潜力。

分类号: S482.4

  • 相关文献

[1]燕麦镰刀菌 GD-2毒素对野燕麦的除草活性研究. 程亮,郭青云. 2016

[2]燕麦镰刀菌GD-2产除草活性物质的初步研究. 程亮. 2016

[3]野燕麦病原真菌的鉴定及其除草活性和对作物的安全性. 程海洋,朱海霞,李娟,王信,程亮. 2024

[4]燕麦镰刀菌GD-2菌株作为生物除草剂的潜力研究(英文). 程亮,郭青云. 2014

[5]燕麦镰刀菌HY-041除草机理的初步研究. 朱海霞,张乐,程亮,程海洋. 2024

[6]芽孢杆菌复合菌群的构建及其对野燕麦除草活性研究. 张秀雨,马秀花,李玮,沈硕. 2022

[7]相思子毒素研究进展. 马惠海,罗胜军,王哲,高英杰,李小兵,刘国文,谢光洪. 2006

[8]植物毒素及其在农业上的应用. 陈素华,顾和平,陈新,张红梅,姜晓宁,张琤琤. 2008

[9]葡萄糖氧化酶在植食性昆虫与寄主植物互作中的作用. 白素芬. 2016

[10]微生物除草剂研究进展. 赵航,周勇军,陆永良,余柳青. 2004

[11]黑龙江省主栽马铃薯品种对燕麦镰刀菌(F.avenaceum)和拟枝孢镰刀菌(F.sporotrichioides)的抗病性评价. 单玮玉,徐永清,孙美丽,柴莹,宿飞飞,孙旭红,李秀钰,李磊,李凤兰. 2017

[12]甘肃省临夏州小麦脚腐病病原鉴定. 何苏琴,金秀琳,鲁振超. 2006

[13]棉花黄萎病原菌寄主范围. 钱清海,高宇人,李经仪,顾本康. 1987

[14]植物青枯菌(Pseudomonassolanacearum)致病机理. 康耀卫. 1995

[15]棉铃虫雌成虫对16种植物的产卵偏好性及幼虫取食后的生存表现. 吴明峰,谷少华,李显春. 2019

[16]女贞褐斑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寄主范围测定. 杨迪,郑雪玲,黎鹏,徐东亚,杜婵娟,黄思良,付岗. 2021

[17]棉铃虫和烟青虫初孵幼虫对植物顶尖嫩叶的偏好性差异. 高尚,杨耀,谷少华,王沫,李显春. 2016

[18]西花蓟马的生物学特性、寄主范围及危害特点. 吕要斌,贝亚维,林文彩,章金明. 2004

[19]新入侵性害虫——蔗扁蛾及其控制. 张慧杰,段国琪,张国强,张丽萍,景竹兰. 2003

[20]虫生真菌粉虱拟青霉的培养性状和寄主范围. 唐美君,殷坤山,陈雪芬.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