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品种差异的祁门红茶品质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周汉琛

作者: 周汉琛;刘亚芹;王辉;黄建琴;雷攀登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祁门红茶;品种;香气化合物;儿茶素;游离氨基酸

期刊名称: 食品工业科技

ISSN: 1002-0306

年卷期: 2019 年 022 期

页码: 249-25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究茶树品种对祁门红茶品质的影响,本试验选取种植于祁门产区的'凫早2号'、'舒茶早'2个茶树品种鲜叶,采用传统祁门红茶加工方法制成红茶样,并进行感官审评与理化分析.结果表明,2个品种红茶整体都表现出汤色红亮、甜香浓郁的祁门红茶特征品质,但2个品种红茶香气、滋味品质有明显差异.香气化合物分析表明,芳樟醇、顺-己酸-3-己烯酯、香叶醇、水杨酸甲酯、苯乙醇、2-己烯醛等香气化合物在2个红茶样中差异较大,可能是导致2个品种红茶香气品质差异的主要原因.'舒茶早'红茶酯型儿茶素含量显著低于'凫早2号'红茶(P<0.05),而咖啡碱及游离氨基酸含量则显著高于'凫早2号'红茶(P<0.05),使其滋味醇厚度、鲜爽度高于'凫早2号'红茶.综上,同产区内不同茶树品种加工的红茶,因其次级代谢产物的差异使得红茶风味不同.

分类号: TS272.52

  • 相关文献

[1]做青工艺对夏季祁门红茶品质形成影响. 雷攀登,周汉琛,吴琼,张颖彬,胡善国,徐亦鼎,丁勇,黄建琴. 2017

[2]早春不同时间茶鲜叶生化成分含量变化研究. 席亚楠,罗雨,王家伦,周顺珍,徐俊昌,郑文佳,张小琴. 2022

[3]市售冷泡绿茶主要品质成分冷泡浸出规律研究. 彭群华,施江,余意,蔺志远,彭佳堃,张永成,林智. 2023

[4]镁对云南大叶种绿茶品质的影响. 李金龙,曾婕,汪云刚,刘本英,尚卫琼,陈春林. 2019

[5]‘柿大茶’品系间芳香类物质、儿茶素及游离氨基酸差异分析. 周汉琛,王辉,雷攀登,黄建琴. 2018

[6]“屯溪绿茶”中主要儿茶素与游离氨基酸组分分析. 雷攀登,王辉,周汉琛,王光熙,黄建琴. 2017

[7]不同白化期的‘黄山白茶’代谢物差异分析. 周汉琛,刘亚芹,雷攀登. 2022

[8]11种市售茶啤酒的品质比较研究. 李德超,丁小燕,王连星,吴杨,贾云耀,王雪薇,李喜书,曹婷,邹纯,尹军峰. 2024

[9]不同茶树品种针扁形茶香气化合物分析. 侯渝嘉,童华荣,胡翔,周雪芳,唐敏,黄尚俊,张莹. 2010

[10]茶树品种对祁门红茶挥发性代谢谱及关键呈香物质的影响. 刘亚芹,王辉,朱林,雷攀登,周汉琛. 2025

[11]黄化变异对英红九号红茶香气的影响. 陈维,祁丹丹,王雯雯,苗爱清,庞式,马成英. 2018

[12]基于HS-SPME-GC-MS技术对凤凰单丛乌龙茶香气成分比较分析. 史敬芳,陈栋,黄文洁,陈庄,吴华玲,张文虎,贝锦龙,晏石娟. 2016

[13]锦橙果实发育过程中香气成分的变化. 乔宇,范刚,程薇,王少华,汪兰. 2011

[14]柑橘加工制品中香气物质的研究进展. 范刚,乔宇,姚晓琳,徐晓云,王可兴,潘思轶,段雅庆. 2009

[15]果胶-果汁风味物质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及其影响因素. 周佳,袁佳璐,林敏,焦必宁,马亚琴. 2024

[16]马铃薯及其蒸馏酒香气成分的鉴定. 王慧君,葛霞,田世龙,程建新,黄铮. 2015

[17]适宜氮肥施用量显著提升夏季绿茶品质. 刘美雅,汤丹丹,矫子昕,石元值,马立锋,张群峰,阮建云. 2021

[18]基于化学计量学分析堆青时间对白茶香气的影响. 陈维,曾斌,苗爱清,王雯雯,祁丹丹,庞式,马成英. 2018

[19]不同烟熏时间鸡腿肉香气化合物与危害物及相关前体物研究. 高荣美,张德权,时浩楠,王振宇,张春江. 2024

[20]祁门红茶香气问题的研讨. 汪德滋.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