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实核桃种仁油脂积累过程中主要营养物质的变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鲁梦婷

作者: 鲁梦婷;赵钰;韩立群;马凯;赵世荣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核桃;种仁;发育动态;营养指标;脂肪酸组分

期刊名称: 经济林研究

ISSN: 1003-8981

年卷期: 2024 年 42 卷 001 期

页码: 48-5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目的]为早实核桃高效栽培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中核短枝'和'新新2号'2个早实核桃品种为研究对象,在种仁油脂转化期到成熟期每隔10 d进行取样,测定种仁中粗脂肪、粗蛋白、单宁、总酚、总糖和各脂肪酸组分含量,分析基础营养物质含量和油脂含量的变化动态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2个早实核桃品种种仁中油脂积累的关键时期是7月下旬—9月中下旬,成熟时'中核短枝'种仁脂肪含量为67%,'新新2号'种仁脂肪含量为65%.在2个早实核桃品种种仁中共检测出5种主要脂肪酸组分,分别是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α-亚麻酸,'中核短枝'和'新新 2 号'种仁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总脂肪酸含量的比例分别高达 89.60%和 88.97%.不饱和脂肪酸的主要成分为油酸和亚油酸,'中核短枝'和'新新 2 号'种仁中油酸的占比分别为21.36%、14.09%,亚油酸的占比分别为58.38%、61.80%.在种仁油脂积累过程中,基础营养物质对脂肪积累也有重要作用,蛋白质含量与脂肪含量极显著负相关,在油脂转化期蛋白质、总糖的消耗量较大,总酚和单宁与不饱和脂肪酸合成密切相关.[结论]'中核短枝'和'新新2号'2个早实核桃种仁的油脂积累和脂肪酸组分含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7 月下旬—9 月中下旬迅速增加.2 个早实核桃品种种仁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较高,主要成分为油酸和亚油酸.'中核短枝'成熟种仁中脂肪含量较高、单宁含量和总酚含量较低,可作为优质核桃品种进行栽培利用.

分类号: S664.1

  • 相关文献

[1]贮藏温度对不同状态松籽种仁生理和品质的影响. 王炜,李鹏霞,王贵禧,梁丽松,胡花丽. 2009

[2]34个普通扁桃种仁营养成分分析. 马艳,徐锡增,马荣才. 2003

[3]花生荚果与种仁主要数量性状变异及概率分级. 于树涛,王传堂,于国庆,崔雪艳,孙泓希,王虹,任亮. 2019

[4]香榧的营养和功能成分研究进展. 徐立伟,马佳慧,于淼. 2020

[5]杏果核与种仁数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章秋平,张玉萍,马小雪,刘威生,刘宁,徐铭,刘硕,张玉君. 2023

[6]抗虫无酚棉花新种质的特征特性. 肖松华,刘剑光,吴巧娟,赵君,陈旭升,许乃银,狄佳春,马晓杰. 2011

[7]HPLC法测定“长林”系列油茶籽种仁中2个主要黄酮苷含量. 李海琳,刘京晶,朱国华,王军峰,潘心禾. 2014

[8]棉花萎蔫综合症的特征特性及其与棉花其他主要病害的区别. 马冬菊,吴霞,许爱玲,李建勋,蔡岳,张林水. 2012

[9]新疆引进美国扁桃品种种仁的品质特性. 杨波,龚鹏,徐叶挺,张平,卢春生,车玉红,刘河疆. 2011

[10]五种核果类果树种仁油含量与脂肪酸组成分析. 薛新平,陈敏克. 2016

[11]拟草果果壳和种仁的化学成分研究. 覃慧薇,杨绍兵,杨美权,王元忠,张金渝. 2021

[12]不同贮藏温度对不同状态松籽种仁脂肪酸氧化的影响. 李鹏霞,王炜,梁丽松,王贵禧,胡花丽. 2009

[13]人参种子饱满度测定方法及不同规格人参种子的饱满度. 肖盛元,王英平,张巍,许世泉,张瑞,金银萍,张浩,邵财,逄世峰. 2013

[14]不同苦瓜品种降糖多肽-P粗提物含量的比较. 杨博智,粟建文,袁祖华,李勇奇. 2011

[15]茶果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在成熟过程中的变化规律(英文). 樊兴土,朱全芬,夏春华. 1990

[16]显性低酚棉新品系种仁营养品质与利用评价. 肖松华,吴巧娟,刘剑光,赵君,陈旭升,狄佳春,马晓杰,许乃银. 2012

[17]绵羊毛圆科线虫卵在不同温度下的发育情况观察. 刘继荣,薄新文,王平福,邹丰才. 2004

[18]覆膜对甘薯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李云,宋吉轩,石乔龙. 2012

[19]大豆脂肪酸组份相关、变异特点分析. 宋晓昆,张颖君,闫龙,杨春燕,郑艳艳,蒋春志,荆慧贤,张孟臣,黄占景. 2010

[20]香榧油精炼温度的优化及其对油脂品质的影响. 陈琳,卢红伶,王少军,胡文君,孙春燕,王伟,储开江,沈国新,裘晓云.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