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性干旱区套作甘薯产量决定因素及高产栽培措施组合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永红
作者: 刘永红;柯国华;鲁洪涛;吴秀龙;何文铸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季节性干旱;套作;甘薯;栽培;决定因素
期刊名称: 西南农业学报
ISSN: 1001-4829
年卷期: 2004 年 17 卷 04 期
页码: 439-444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通过2年6点次4因素5水平组合试验,明确了3个生态区套作甘薯产量形成的决定因素:川中夏旱高发区宜提早栽插期,川南伏旱区宜提高甘薯生物产量,川中春夏旱区宜提高块根日增重和延长块根形成期,并建立了产量与决定因素及4个栽培措施的回归方程,提出了模拟套作甘薯高产栽培组合。
分类号: S531
- 相关文献
[1]丘陵区套作玉米旱害机理及其抗旱节水新技术研究与应用. 刘永红. 2006
[2]湖南试验区季节性干旱与茶树生长. 刘洪顺,朱永兴. 1993
[3]甘薯-鲜食玉米套作对其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吴巧玉,邓仁菊,罗密,何天久. 2022
[4]甜糯玉米与甘薯套作模式研究. 吴翠荣,陈天渊,黄咏梅,李彦青,李慧峰,滑金锋. 2014
[5]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决定因素以及影响之我见. 关建勋. 2014
[6]水稻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研究. 李琼,姜雪. 2022
[7]农户对大型农机装备需求的决定因素分析. 刘玉梅,崔明秀,田志宏. 2009
[8]泉薯830主要菜用特性鉴定与栽培技术. 卢新建,陈诗林,吕美琴,庄卫东,付文泽. 2002
[9]甘薯栽培技术. 张正学. 2009
[10]贵州甘薯产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彭慧元,邓宽平,宋吉轩,雷尊国. 2011
[11]蔬菜专用型甘薯品种露地栽培技术. 陈景益,房伯平,符史立,张雄坚,邓彩联. 2008
[12]甘薯新品种苏薯13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赵荷娟,程润东,唐玉宝,张海军,王庆南,张礼浩,佘义斌. 2007
[13]高淀粉型甘薯新品种徐薯24的选育与栽培要点. 谢逸萍,马代夫,李洪民,李秀英,李强,王欣. 2008
[14]甘薯新品种黔薯7号的品种特性与栽培要点. 李晓慧,李云,孙拥军,杨航. 2017
[15]食用紫肉甘薯新品种南紫薯014的选育与栽培. 何素兰,周全卢,刘莉莎,杨洪康,黄迎东,李胜,李东波,朱洪庆,李育明. 2018
[16]甘薯新品种吉徐薯3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孙凯,张海,刘峰,王凤. 2020
[17]加工专用型甘薯新品种南紫薯018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周全卢,朱洪庆,李东波,李胜,刘莉莎,黄迎冬,李育明,何素兰. 2021
[18]紫薯新品种徐紫薯8号及保优栽培技术. 刘明,张允刚,李洪民,张爱君,陈晓光,靳容,张立平,唐忠厚. 2020
[19]甘薯生长与环境、栽培因素及内源激素的关系. 张超凡,刘爱玉,黄艳岚,周虹. 2012
[20]普薯32和山东紫薯在贵州夏秋季的种植表现. 吴巧玉,张廷刚,尹旺,何天久,罗密,胡方礼,周帅,王珞,邓仁菊.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复垦土地夏玉米栽培技术
作者:杨琴;杨勤;岳丽杰;刘禹池;陈冠陶;陈玉峰;刘永红;王谢
关键词:复垦土地;夏玉米;栽培技术;土壤改良;高产高效
-
中国西南地区旱坡地碳减排研究进展与展望
作者:王谢;杨琴;刘禹池;李芹;杨勤;陈冠陶;岳丽杰;张建华;陈新平;刘永红
关键词:温室气体;旱坡地;固碳减排;中国西南地区
-
缓控肥减氮对丘陵区青贮玉米生物产量、氮素利用与平衡的影响
作者:杨勤;刘禹池;刘永红;张会玲;陈玉锋;岳丽杰;梁南山
关键词:青贮玉米;缓控肥减氮;生物产量;土壤养分平衡
-
西南旱坡地适栽油菜品种筛选试验
作者:杨婷婷;田效琴;李卓;刘永红;李伟
关键词:油菜;品种筛选;农艺性状;旱坡地
-
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成单716的选育
作者:邓路长;梁增浩;杨俊品;李燕;何文铸;陈洁;谭君
关键词:玉米;新品种;成单716;选育
-
国审玉米新品种成单716的丰产稳产性分析
作者:邓路长;梁增浩;杨俊品;李燕;杨麟;朱永卉;何文铸;陈洁;刘志涛;唐海涛;谭君
关键词:玉米;成单716;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
-
不同类型地膜对土壤水热和油菜产量的影响
作者:杨婷婷;田效琴;李卓;刘永红;李伟
关键词:地膜种类;土壤水热;农艺性状;油菜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