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胚休眠的蛋白质组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孙果忠

作者: 孙果忠;张秀英;闫长生;肖世和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休眠;ABA;过氧化氢;蛋白质组

期刊名称: 华北农学报

ISSN: 1000-7091

年卷期: 2009 年 24 卷 02 期

页码: 1-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讨小麦种子休眠解除的机制,利用蛋白质组学方法比较解除休眠前后的小麦胚在ABA和H2O2中的蛋白质表达情况。H2O2能打破种子休眠,而ABA则使种子保持休眠状态。比较2D图谱后,利用MALDI-TOF-MS鉴定了10个在不同处理间表达丰度差异显著的蛋白点,其中一些蛋白在已知的种子萌发中起重要作用。种子休眠的解除是一个复杂的发育过程,涉及环境胁迫反应(胚发育后期丰度蛋白、NAD(P)H脱氢酶)、细胞循环(生长素反应蛋白)、信号转导(钙调素相关蛋白)和贮藏蛋白(2S种子清蛋白)代谢等生理活动。为研究H2O2打破小麦休眠的分子机理提供了重要参考。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参与ABA调控小麦种子胚休眠的dehydrin基因的分离与表达分析. 张海萍,常成,张秀英,闫长生,肖世和. 2008

[2]水稻种子休眠性的研究进展. 谢坤,白静,王效睦,王俊峰,马玉敏,余华,王栋,丁汉凤. 2015

[3]内源激素对砂梨花芽休眠进程的调控作用. 王会全,李亮,李永裕,吴少华. 2022

[4]镉胁迫对不同小麦品种生理特性及抗氧化酶类活性的影响. 涂仕华,冯文强,徐飞,张中伟,陈洋尔,王绍东,龚永兵,袁澍,林宏辉. 2010

[5]IAA和ABA对小麦籽粒灌浆过程的影响. 刘仲齐,吴兆苏,俞世蓉. 1992

[6]部分根系受渗透胁迫的小麦幼苗中ABA与CaM含量的变化. 李孟军,郭秀林,关军锋,刘海龙,崔四平,李广敏. 2002

[7]干旱和复水条件下小麦叶片TaNCED1表达与ABA积累的关系. 宋国琦,李玮,张淑娟,陈明丽,高洁,李玉莲,张荣志,韩小东,李根英. 2019

[8]ABA在小麦幼胚培养中的应用研究. 何盛莲. 2023

[9]小麦TaAREB3基因的抗逆性功能分析. 王景一,李倩,毛新国,李昂,景蕊莲. 2015

[10]CaM对渗透胁迫下小麦幼苗ABA合成的介导作用研究. 孟建朝,刘子会,李孟军,郭秀林. 2007

[11]植物内源激素对小麦叶片衰老的调控机理研究. 赵春江,康书江,王纪华,郭晓维,李鸿祥. 2000

[12]PEG胁迫下小麦幼苗ABA与Ca~(2+)/CaM的关系. 郭秀林,李孟军,关军锋,崔四平,李广敏. 2002

[13]小麦生理型雄性不育系花药内源JA与ABA含量动态变化及其代谢通路差异基因表达研究. 魏霁桐,吴国丽,李慧敏,郭佳林,宋齐鲁,张亚敏,牛娜,王军卫,马守才,张改生,朱峰,宋瑜龙. 2021

[14]Ca~(2+)/CaM对渗透胁迫下小麦幼苗根和叶中ABA含量的影响(简报). 郭秀林,李广敏,王睿文,逄焕民. 2001

[15]拟南芥rd29A启动子在不同胁迫下GUS活性分析. 柳娜,杨文雄,王世红,张雪婷,杨长刚. 2019

[16]三氟啦嗪(TFP)、ABA处理对小麦幼苗及悬浮培养细胞中诱导蛋白的影响. 俞嘉宁,张林生,高俊凤,崔四平,魏建昆. 2001

[17]母体对小麦胚的ABA敏感性和种子休眠性的影响. 孙果忠,张秀英,肖世和. 2005

[18]影响不同种皮颜色小麦种子休眠的生理原因. 高珊,周晗,彭小爱,宋有洪,何贤芳,朱玉磊. 2023

[19]多子房小麦蛋白质双向电泳体系的建立及优化. 郭佳林,李政,张改生,王书平,宋齐鲁,李影,马守才,牛娜,王军卫. 2015

[20]小麦胚休眠中ABA信号转导的蛋白质组分析. 张海萍,常成,肖世和.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