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秆大豆突变体叶片和豆荚与衰老相关的生理特性初步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杨阳

作者: 杨阳;苍晶;张达;王豫颖;郝再彬;邱丽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豆;矮秆突变体;豆荚;生理特性

期刊名称: 2007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

ISSN:

年卷期: 2007 年

页码: 1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大豆籽粒重量的绝大部分来源于开花后的光合产物,因此延缓开花后叶片的衰老,提高光合能力有利于增加粒重,关于大豆开花后叶片衰老规律的研究报道较少。有关矮秆、半矮秆大豆植株生理生化方面的研究尚未见报道。豆荚作为叶片的同源器官,同样具有光合能力,其发育进程及生理状态也会影响到籽粒的重量,但豆荚衰老规律的研究也未见报道。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矮秆大豆突变体叶片和豆荚生理特性的初步分析. 苍晶,李茫雪,张达,王豫颖,杨阳,郝再彬,邱丽娟. 2007

[2]大豆不同品种豆荚细胞组织结构与抗食心虫关系的研究. 张智勇,齐冰洁,张玉金. 2007

[3]高光效大豆品种豆荚解剖学特性. 张桂茹,杜维广,满为群,栾晓燕,陈怡,王学东,李桂芹,桂明珠,戈巧英,郝乃斌,李卫华. 2002

[4]大豆豆荚光合作用结构体系的观察. 栾晓燕,杜维广,张桂茹,满为群,李桂琴,王学东,戈巧英,郝乃斌,桂明珠,陈怡. 2003

[5]矮秆大豆突变体HK808结荚期的生理生态特性. 苍晶,于龙凤,张达,于晶,郝再彬,邱丽娟. 2007

[6]大豆食心虫侵食大豆荚位对69个品种(系)产量的影响. 张雁明,任彦鑫,祝天天,侯思宇,张海平,韩渊怀. 2013

[7]不同密度对大豆生理特性的影响. 王昱,范杰英,王玮,姜晓丽,张世忠. 2012

[8]钾肥对大豆生理特性及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牟忠生,吴春胜,李楠. 2011

[9]不同耐旱型大豆生理特性对不同降雨条件的响应. 闫春娟,王文斌,曹永强,孙旭刚,宋书宏,王昌陵,张立军. 2018

[10]大豆不育系生理性状和基因表达与持绿关系分析. 曹帅,迟晓雪,张春宝,张春兰,李志刚,向殿军,包乌日娜,刘鹏. 2020

[11]不同时期水分胁迫对御旱基因型大豆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闫春娟,王文斌,王昌陵,陈艳秋,张立军,韩进,都梓月,李盛有. 2024

[12]灌溉对不同耐旱型大豆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闫春娟,王文斌,宋书宏,王昌陵,张立军,张丽,董丽杰,孙旭刚,曹永强,王晓光. 2017

[13]植物生长调节剂S3307对苗期淹水胁迫下大豆生理特性和显微结构的影响. 王诗雅,郑殿峰,冯乃杰,梁喜龙,项洪涛,冯胜杰,靳丹,刘美玲,牟保民. 2021

[14]大豆姊妹系品种冀豆17和冀nf58的光合、生理特性及其与产量性状的相关分析. 王凤敏,杨春燕,王静华,刘兵强,赵双进,史晓蕾,冯燕,张孟臣,秦君. 2017

[15]干旱胁迫对大豆生长的影响及抗旱性评价方法与指标筛选. 王兴荣,张彦军,李玥,刘天鹏,张金福,祁旭升. 2018

[16]灌溉对不同基因型大豆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闫春娟,宋书宏,王文斌,曹永强,杜强. 2014

[17]24-表油菜素内酯对盐碱胁迫下大豆生育、生理及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吴杨,高慧纯,张必弦,张海玲,王全伟,刘鑫磊,栾晓燕,马岩松. 2017

[18]不同种类肥料对大豆生理特性和品质的影响. 朱宝国,于忠和,贾会彬,张春峰,孟庆英,王囡囡. 2011

[19]改变源库关系对大豆产量生理的影响. 赵洪梅,郑洪兵. 2009

[20]水稻矮秆突变体的形态特征及遗传分析. 郭慧,李树杏,向关伦,杨占烈,黄宗洪,潘建慧,吴建强,甘雨.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