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种子油脂合成代谢及其关键酶的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蔡曼
作者: 蔡曼;柳延涛;王娟;孔宪辉;王旭文;李卫华;余渝;刘丽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脂肪酸;三酰甘油;调控因子;植物种子
期刊名称: 中国粮油学报
ISSN: 1003-0174
年卷期: 2018 年 01 期
页码: 131-13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植物种子油脂是脂肪酸和甘油合成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主要以三酰甘油的形式储存于种子里。植物脂肪酸和三酰甘油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其生物合成途径复杂:在质体中进行脂肪酸的从头合成,合成的脂肪酸运送到内质网中进行三酰甘油组装,期间还涉及脂肪酸的去饱和。本文综述了植物脂肪酸生物合成、三酰甘油合成与调节过程中的关键酶,并对WRI、LEC、Dof等调控因子对合成过程中关键酶的调控作用进行综述,对植物种子油脂代谢遗传工程应用研究有较大的意义。
分类号: TS221
- 相关文献
[1]利用基因工程改良植物脂肪酸和提高植物含油量的研究进展. 夏晗,王兴军,李孟军,肖寒. 2010
[2]聚丙烯酰胺对几种植物种子萌发及生长的影响. 李晓华,李维国. 2002
[3]植物种子DNA快速提取新方法. 徐世昌,曹远银. 2005
[4]一个新的水稻种胚脂氧合酶基因OSLOX-1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汪仁,沈文飚,翟虎渠,万建民. 2005
[5]驼绒藜属牧草种子生理学特性的研究—营养成分、植物激素与种子活力相关性分析. 易津,王学敏,乌仁其木格,谷安琳. 2003
[6]实践八号育种卫星搭载植物种子的空间辐射剂量分析. 吕兑财,黄增信,赵亚丽,郭会君,王根良,贾向红,李春华,张龙,刘录祥. 2008
[7]IAAconjugates与boundIAA. 刘国栋. 1993
[8]耐辐射异常球菌亲水蛋白LeaK的抗逆功能研究. 江世杰,王劲,陈明,张维. 2013
[9]大豆24KDa油体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其融合表达系统的建立. 徐妙云,刘德虎. 2006
[10]ERF转录调控因子TERF1在糖应答反应中的调控功能. 李昂,张执金,王俊英,张海文,黄荣峰. 2006
[11]植物种子脂氧合酶. 汪仁,沈文飚,翟虎渠,万建民. 2005
[12]脂质分析技术及其在植物种子脂质代谢调控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殷志斌,陈旭峰,江彪,晏石娟. 2022
[13]植物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基因(DGAT)研究进展. 王龙龙,彭振英,邵媛媛,毕玉平. 2009
[14]高邮鸭血浆生化指标与体重、体尺的相关性分析. 朱文奇,宋卫涛,徐文娟,宋迟,胡艳,李慧芳. 2014
[15]抗菌肽、合生素对AA肉鸡血清生化指标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刘小龙,乔家运,范寰,孟凡瑞,马强. 2017
[16]花生油脂合成相关酰基转移酶基因的研究进展. 沈悦,沈一,刘永惠,梁满,张旭尧,陈志德. 2023
[17]作物高油品种选育策略研究进展. 张江江,常丽,严江涛,赵立宁,李德芳. 2019
[18]离线全二维HPLC-APCI-MS法定性定量分析花生油中的三酰甘油. 胡珺,魏芳,董绪燕,吕昕,江木兰,李光明,陈洪,黄凤洪. 2012
[19]在基因家族背景下对四种植物中DGAT2的鉴定和序列分析. 陈振玺,王鹏,盖江涛,王奇志. 2015
[20]莱茵衣藻磷脂二脂酰甘油酰基转移酶3在三酰甘油合成中的功能研究. 邓晓东,蔡佳佳,费小雯.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陆地棉种质资源黄萎病发病率的关联分析
作者:周小凤;曹阳;何良荣;董承光;王新;李娟;林忠旭;余渝
关键词:陆地棉;种质资源;黄萎病发病率;关联分析
-
花生CC-NBS-LRR家族基因鉴定及在青枯病和网斑病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作者:汪晓;齐飞艳;孙子淇;郑峥;徐静;王娟;韩锁义;黄冰艳;董文召;张新友
关键词:花生;CC-NBS-LRR;青枯病;网斑病;表达分析
-
极细链格孢激活蛋白与氨基寡糖素复配制剂防控白菜软腐病的协同增效作用
作者:王娟;徐军;段小莉;赵宜君;张力卜;曲继林;赵淑元;陈昶;马超
关键词:白菜软腐病;极细链格孢激活蛋白;氨基寡糖素;田间防效
-
西瓜核心种质耐盐性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作者:袁高鹏;赵彦龙;孙德玺;高博文;李卫华;时明坤;张靖宇;朱迎春
关键词:西瓜;耐盐性;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单核苷酸多态性;基因挖掘
-
云南西部地区疣粒野生稻的调查、收集与保护
作者:李荣欣;刘丽;钟巧芳;杨和生;杨顺发;肖素勤;赵白英;李金璐;陈玲;彭钰婷;李宗鼎;刘梅芳;程在全;殷富有
关键词:疣粒野生稻;云南西部地区;濒危植物;资源保护;白叶枯病抗性
-
盐碱胁迫下褪黑素对作物生理机制影响的研究进展
作者:赵长延;柳延涛;贾秀苹;刘胜利;雷中华;王鹏;朱志锋;董红业;吕增帅;段维;万素梅
关键词:盐碱胁迫;褪黑素;作物;生理机制;转录组;代谢组
-
玉米秸秆连年不同方式还田对玉米产量及土壤细菌群落组成的影响
作者:徐洪岩;郝玉波;张微;刘丽;张明爽;孔德崴;何长安;于倩倩;张树棣;钱春荣
关键词:秸秆还田;玉米连作;产量;根系;土壤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