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耕作·栽培方式下稻草还田对水稻产量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彭志红

作者: 李明德;蔡立湘;聂军;廖育林;刘琼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栽培方式;稻草还田方法;产量;土壤理化性状;经济效益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2009 年 37 卷 11 期

页码: 95-96+10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目的]筛选不同栽培方式下的最佳稻草还田方法。[方法]在2种不同栽培方式下,共设8组处理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在2种栽培方式(移栽、抛秧)下,各处理均能明显提高水稻收获时0~2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翻耕有降低土壤容重的作用、免耕有增加土壤容重的趋势。在产量方面,不同稻草还田方式均能增加水稻产量。稻草覆盖免耕+抛秧处理的产投比最大,达11.99。[结论]稻草覆盖免耕+抛秧可省工、节本,增收节支效益明显,宜大面积推广。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不同栽培方式下水稻产量相关性状及经济效益对比研究. 吴健强,朱速松,张大双,彭强,江学海. 2015

[2]不同节水栽培方式对水稻产量和生育性状的影响及效益风险分析. 陈书强. 2020

[3]灌溉定额对膜下滴灌木薯产量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樊吴静,罗兴录,单忠英. 2019

[4]稻草及稻草循环利用后的废弃物还田效益研究. 李明德,蔡立湘,聂军,廖育林,刘琼峰. 2009

[5]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土壤理化性状及春小麦产量的影响. 马婧,张甜笑,申昊,王生明,陈嘉,樊明. 2025

[6]油研10号不同栽培方式的产量与经济效益比较. 任廷波,赵继献. 2008

[7]紫苏不同种植方式的产量及经济效益分析. 田世刚,陈俊锟,沈奇,王仙萍,郭平. 2016

[8]不同栽培方式下节水抗旱稻“旱优3号”的产量及经济效益分析. 杜兴彬,陆金余,高林,刘康,余新桥. 2011

[9]山旱地不同栽培方式对马铃薯天薯11号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颉炜清,李燕山,王鹏,郭天顺,李芳弟,何二良,吕汰. 2014

[10]稻油轮作制中栽培方式对油菜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黄华磊,石有明,谷名禹,唐尚同,周燕. 2014

[11]双季稻区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光合生理特性、粒叶比及产量的影响. 肖小平,逄焕成,聂泽民,李玉义,汤文光,于天一,汪柯,李强. 2015

[12]双季稻区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光合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肖小平,逢焕成,聂泽民,李玉义,汤文光,于天一,杨光立. 2014

[13]双季稻区不同栽培方式对早稻生育期、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逄焕成,肖小平,聂泽民,汤文光,于天一,汪柯,李强,杨光立. 2014

[14]不同栽培方式及施氮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刘良军,刘昌燕,万正煌. 2015

[15]栽培方式对水稻生育进程、主要病害严重度及产量的影响. 张佑宏,王治虎,张舒,张瑞洋,杨小林. 2019

[16]不同水稻品种"直播/移栽-再生"生长特性、产量与品质研究. 周昆,刘祥杰,曾建新,罗正良,宋思铭,清毅,孙启航,邵德意,尹合兴. 2024

[17]绿肥翻压配施生物炭对烤烟连作土壤理化性质及其产质量的影响. 芦海灵,常栋,张翔,李亮,范艺宽,李亚飞. 2020

[18]秸秆类有机物料还田对稻田土壤理化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袁大伟,郑宪清,李双喜,张翰林,吕卫光,何七勇,张娟琴. 2013

[19]免耕与少耕栽培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其经济效益分析. 洛育,孙世臣,张凤鸣,白良明. 2014

[20]灌南县水稻测土配方施肥应用效果研究. 吴云,潘梅昌,成金华,赵永波,逯连静.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