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空气中小麦白粉菌分生孢子的动态监测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伟

作者: 姚冬明;范洁茹;曹学仁;陈莉;丁克坚;周益林;邹亚飞;段霞瑜

作者机构: 安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小麦白粉病;孢子捕捉;数学建模;流行监测

期刊名称: 植物病理学报

ISSN: 0412-0914

年卷期: 2016 年 46 卷 01 期

页码: 112-11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2012和2013两年度采用Burkard定容式孢子捕捉器,对田间空气中小麦白粉病菌分生孢子的监测结果表明,小麦冠层内、外白粉菌分生孢子浓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冠层内的白粉菌分生孢子浓度明显高于冠层外;田间空气中分生孢子的浓度逐渐升高,到小麦灌浆期达到最大值之后逐渐降低。时间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两年度田间空气中白粉菌分生孢子浓度均符合ARIMA(1,1,0)模型且与温度有显著的相关性,建立了基于温度的白粉菌分生孢子浓度预测模型,模型回归效果均达到了显著水平。研究结果发现,田间白粉病病情与空气中病菌分生孢子和关键气象因子具有显著相关性,并在此基础上分别建立了基于空气中分生孢子浓度,以及基于分生孢子浓度和气象因子的田间白粉病病情预测模型,其中基于分生孢子浓度的预测模型普适性要优于基于分生孢子浓度和气象因子的预测模型,可以用来预测田间小麦白粉病的发生流行程度。

分类号: S435.121.46

  • 相关文献

[1]小麦白粉病的遥感监测及田间病原菌孢子的时空动态研究. 姚冬明,范洁茹,陈莉,周益林,邹亚飞,段霞瑜. 2014

[2]空气中小麦白粉菌分生孢子浓度的动态监测. 周益林,段霞瑜. 2010

[3]应用数学模型评价安全套预防衣原感染的作用. 魏善波,陆君安,陈纪南,卢祖洵. 2007

[4]基于优化矩不变特征的鲜切菜在线分级技术. 张水发,王开义,王书锋,刘忠强,毛璐. 2011

[5]果树农药残留消解特性与数学模型研究进展. 王增磊,宋健,赵俊芳,翟长远. 2023

[6]小麦宽苗带撒播器弹籽板结构设计与优化. 祝清震,武广伟,陈立平,赵春江,孟志军,史江涛. 2019

[7]养殖工船作业型水下机器人结构设计与研究. 张佳奇,谢永和,李德堂,高炜鹏,陈卿,王君,王云杰,洪永强. 2024

[8]基肥定深施用装置排肥口位置与施肥深度关系模型. 祝清震,武广伟,安晓飞,陈立平,孟志军,赵春江. 2018

[9]葡萄霜霉菌孢子囊扩散动态及与田间病情的相关性. 吉丽丽,李海强,任毓忠,祁立敏,赵宝龙. 2012

[10]一体化智能孢子捕捉系统在黄瓜霜霉病和黄瓜白粉病预测上的应用. 高士刚,罗金燕,曾蓉,徐丽慧,陈磊,戴富明. 2017

[11]田间孢子捕捉及自动计数设计. 陶明超,赵建平,张永凯,王成,何璐璐. 2016

[12]水稻地方品种‘月亮谷’纯系对田间稻瘟病菌的选择. 夏欣,陈平,杨伟,徐返,王云月,李成云,郑凤萍,刘永胜,谢勇. 2018

[13]寒地稻瘟病菌空中捕捉量与田间稻瘟病发病和气象因子的关系. 宋成艳,王桂玲,刘乃生,周雪松. 2011

[14]智能孢子捕捉系统对苜蓿病害监测效果的初步研究. 尤海洋,李旭业,郭文凯. 2020

[15]植物病害监测预警新技术研究进展. 周益林. 2016

[16]稻瘟病菌孢子qPCR方法的建立及用于监测气传菌源的研究. 许燎原,赵丽稳,胡宇峰,邱海萍,柴荣耀,张震. 2016

[17]保护地番茄灰霉病分生孢子飞散动态. 李洪涛,曹克强,甄文超. 2004

[18]苹果轮纹粒果病的发生和施药始期研究. 周增强,王昌明. 2001

[19]腈菌唑与三唑酮复配防治小麦白粉病试验研究. 庄占兴,葛尧伦,贾学杰. 2000

[20]小麦白粉病的发生与防治. 郭小山,周长勇,熊战之,付佑胜,陈香华,李茹,赵桂东.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