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旧膜再利用方式对胡麻生理指标及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闫志利

作者: 闫志利;吴兵;党占海;陈永军;令鹏;牛俊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农田旧地膜;再利用方式;胡麻;生理指标;产量

期刊名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ISSN: 1671-3990

年卷期: 2012 年 20 卷 02 期

页码: 197-20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讨全膜覆盖农田旧膜再利用的有效方式,寻求有利于胡麻高产、稳产的栽培途径,采用田间试验方法,以当年全膜覆盖作物收获后收除旧膜、翌年整地播种(无覆膜)(T6)为对照,比较了旧膜留至翌年免耕播种(T1)、在旧膜上覆土免耕播种(T2)、播种前收除旧膜并覆盖新膜免耕播种(T4)以及当年作物收获后在旧膜上覆盖玉米秸秆、翌年除去秸秆免耕播种(T3)和当年收除旧膜并整地覆盖新膜、翌年播种(T5)等5种农田旧膜再利用方式对胡麻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脯氨酸(Pro)含量以及胡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全膜覆盖作物收获后旧膜继续留至翌年,仍具有一定的地膜覆盖所具有的提高温度、保护土壤墒情、增强土壤养分供应能力等作用,有利于胡麻叶片S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增加,协调控制叶片MDA和Pro含量,提高单株朔果数和千粒重,获得较高的单位面积产量。其中:农田旧膜留至翌年免耕直播(T1)、在旧膜上覆土免耕播种(T2)和播种前收除旧膜并覆盖新膜免耕播种(T4)3种农田旧膜再利用方式分别比对照增产10.05%、17.52%和40.67%,当年在旧膜上覆盖作物秸秆、翌年除去秸秆免耕播种(T3)和当年收除旧膜并整地覆盖新膜、翌年播种(T5)2种农田旧膜再利用方式分别比对照增产29.79%和22.16%。农田旧膜覆盖至翌年清除,而后覆盖新膜免耕直播是我国地膜覆盖种植区域农田旧膜再利用的最优方式和实现胡麻高产的最佳选择。

分类号: S565.9

  • 相关文献

[1]旧膜再利用方式对旱地胡麻干物质生产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吴兵,高玉红,赵利,陈永军,令鹏,张强,王旺田,牛俊义. 2012

[2]晋北区不同胡麻品种(系)抗旱适应性筛选研究. 刘兴叶,吴瑞香,杨建春. 2019

[3]NaCl胁迫对不同抗旱强度胡麻品种农艺性状和生理指标的影响. 赵玮,党占海,张建平,赵利,王利民,党照,李闻娟. 2016

[4]浮萍环境修复与生物质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 顾新娇,王文国,胡启春. 2013

[5]栽培模式对甘肃旱区胡麻地土壤酶活性及胡麻产量的影响. 陈军,王立光,叶春雷,李进京,欧巧明,罗俊杰. 2018

[6]土壤改质肥、叶肥和果肥对胡麻生长指标及产量的影响. 鲁喜荣,吴瑞香,杨建春. 2018

[7]播种对胡麻田杂草发生及胡麻产量的影响. 何霞,杨建春. 2021

[8]密氮互作对灌区胡麻籽粒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谢亚萍,吕忠诚,王利民,张建平,宋满刚,史学芬,赵玮,赵利,李闻娟,齐燕妮,党照,杨婷,王斌,雷康宁,剡斌,崔政军. 2021

[9]胡麻/小麦间作与胡麻-小麦轮作对土壤理化特性及胡麻生长的影响. 王立光,叶春雷,陈军,李进京,罗俊杰. 2021

[10]5种杀菌剂对胡麻白粉病的田间防效. 叶春雷,陈军,李进京,王炜,欧巧明,罗俊杰,张辉,周宇. 2020

[11]不同缓释肥混配比例对旱地胡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钱爱萍,曹秀霞,张炜,剡宽将,陆俊武. 2020

[12]旧膜二次利用方式对旱地胡麻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王世红,吴兵. 2013

[13]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胡麻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陈军,叶春雷,王炜,李进京. 2024

[14]不同覆膜栽培方式下胡麻叶片叶绿素含量、失水速率及产量. 杨治伟,曹秀霞,张炜,剡宽将,钱爱萍. 2024

[15]钾肥和密度对胡麻干物质及钾积累转运和产量的影响. 谢亚萍,牛小霞,牛俊义,杨天庆,吕忠诚,张建平,赵玮,剡斌. 2017

[16]杂草伴生时间对胡麻产量的影响. 余红,牛树君,胡冠芳,李玉奇. 2016

[17]胡麻硒肥肥效试验初探. 叶春雷,陈军,李进京,党占海,罗俊杰. 2018

[18]基因型与环境对胡麻产量和脂肪酸的影响. 党照,王利民,齐燕妮,李闻娟,汪平,谢亚萍,赵玮,张建平. 2024

[19]杂草伴生时间对胡麻产量的影响. 赵峰,牛树君,胡冠芳,刘敏艳. 2016

[20]播期对胡麻田间杂草发生及产量的影响. 刘卫东,李玉奇,牛树君,刘敏艳,余海涛,胡冠芳.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