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玉米新品种‘苏科糯6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艳萍

作者: 陈艳萍;孙扣忠;孔令杰;赵文明;管晓春;景明宝;袁建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糯玉米;‘苏科糯6号’;育种;栽培技术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17 年 33 卷 09 期

页码: 12-16

摘要: 为了满足鲜食糯玉米生产和市场需求,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育成了优质、高产、抗病于一体的彩糯玉米品种‘苏科糯6号’。以自交系‘JS09116’为母本、‘JS04388’为父本,配制了单交种,于2011—2013年参加了江苏省区域试验。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11184.0 kg/hm2,比对照‘苏玉糯5号’减产1.9%;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11160 kg/hm2,比对照‘苏玉糯5号’增产7.9%。品质优于对照‘苏玉糯5号’;接种鉴定结果显示‘苏科糯6号’具有高抗茎腐病,抗大斑病、纹枯病,中抗粗缩病的特征。该品种具有品质好、色泽鲜艳、产量高、抗多种病害等优点,于2014年通过了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江苏省推广种植。种植时应结合配套栽培技术,确保鲜果穗品质和产量,实现高产高效。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玉米新品种津糯201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李凤华,董海合,赵忠宇,杨兆顺,楼辰军,钱芳,冯桂苓,郝志宝. 2006

[2]广西鲜食糯玉米育种现状及分析. . 2011

[3]江苏省糯玉米育种进展、存在问题与对策. 黄小兰,薛林,任建,陆虎华,石明亮,陈国清,程玉静,郝德荣,冒宇翔,张振良. 2014

[4]普通玉米及鲜食玉米的产业化与育种策略探讨. 石明亮,薛林,胡加如,黄小兰,陈国清,陆虎华,印志同,熊素华,陈小晖,孙权星,陆冬梅,杨水英. 2009

[5]甜玉米与糯玉米互为种源的探讨. 张海军,周一波,佘义斌,程润东,张礼浩. 2007

[6]鲜食玉米新品种连花糯2号选育. 李洪涛,许瀚元,祝庆,李淑芬,迟铭,王军. 2020

[7]甜玉米和糯玉米品质特征和育种相关研究概述. 侯俊峰,韩海亮,陈斌,包斐,谭禾平,赵福成. 2021

[8]糯玉米的起源、分类、品种改良及产业发展. 王义发,汪黎明,沈雪芳,张璧,郑洪建. 2007

[9]我国糯玉米育种现状及发展对策. 丁照华,孟昭东,张发军,汪黎明,孙琪,张庆伟. 2006

[10]我国糯玉米育种现状及种质创新方法探讨. 韩金龙,徐立华,徐相波,王同燕,周柱华,邢燕菊,丁一. 2009

[11]单倍体诱导技术在糯玉米育种上的应用研究概述. 韦桂旺,冯云敢,蒙云飞,韦爱娟,卢生乔. 2016

[12]对甘肃省发展糯玉米的建议. 周玉乾. 2009

[13]糯玉米种质资源的评价和创新育种. 王义发,沈雪芳,张璧,郑洪建,侯根宝,颜韶兵,吴三妹. 2003

[14]分子标记技术在我国糯玉米育种中的应用. 李春艳,刘建华. 2011

[15]88份糯玉米自交系纹枯病抗性鉴定与评价. 章慧敏,宋旭东,周广飞,张振良,冒宇翔,陈国清,陆虎华,石明亮,黄小兰,薛林,郝德荣. 2022

[16]广东糯玉米科研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探讨. 刘建华,胡建广,李余良,郑锦荣. 2010

[17]糯玉米育种研究成效及设想. 张胜恒,蔡成雄,杨华,蔡治荣,周汝平,徐红智,易红华. 2007

[18]我国糯玉米育种进展. 张胜恒,杨华,蔡治荣,易红华,周汝平,陈荣丽. 2008

[19]鲜食糯玉米育种生产进展与特点探讨. 蔡治荣,张胜恒,杨华,易红华,徐红智,柯剑鸿. 2007

[20]糯玉米新品种郑黑糯1号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赫明涛,王军,水玉林,张明.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