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食糯玉米杂交种对花粒期高温的响应及耐高温性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赵文明

作者: 赵文明;崔亚坤;张美景;孔令杰;郑飞;孟庆长;刘瑞响;袁建华;陈艳萍

作者机构: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鲜食糯玉米;花粒期;高温胁迫;耐高温系数;综合评价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24 年 52 卷 003 期

页码: 97-10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探究花粒期高温胁迫对鲜食糯玉米杂交种花期、植株和产量等相关指标的影响,并对杂交种的耐高温性进行评价,筛选出耐高温能力强的品种,为保障生产安全提供品种支撑.以12个鲜食糯玉米杂交种为试验材料,花粒期避开高温(4月3日,对照)和花粒期处于高温(6月7日,高温处理)2个时间播种,在大田自然环境下进行耐高温性鉴定.调查记载杂交种的生育时期,成熟后用直尺测定株高与穗位高,测量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鲜百粒质量、秃尖长度和小区产量.根据产量性状的耐高温系数,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隶属函数分析法、聚类分析法评价鲜食糯玉米品种的耐高温性.结果表明,高温胁迫造成鲜食糯玉米杂交种的散粉期、吐丝期和采收期提前,平均提前2.25、1.08、3.59 d;散粉—吐丝间隔期变长,平均延长1.17 d;吐丝—采收间隔期变短,平均缩短2.50 d.高温胁迫造成株高和穗位高降低,耐高温系数均低于100%,品种之间存在差异.天贵糯932株高和穗位高的耐高温系数最大,分别为94.75%和89.07%;万糯2000株高的耐高温系数最小,苏科糯1702穗位高的耐高温系数最小,分别为86.62%和79.32%.高温胁迫导致小区产量下降,穗长、穗粗、鲜百粒质量降低,穗行数和行粒数减小,秃尖长度增加,耐高温系数由大到小为秃尖长度>穗粗>穗长>穗行数>行粒数>鲜百粒质量>小区产量,品种之间存在明显差异.苏科糯1801的耐高温性最强,耐高温性综合评价值(D值)为0.915;万糯2000的耐高温性最差,D值为0.130;耐高温能力由强到弱为苏科糯1801>农科糯336>苏科糯1902>苏玉糯5号>苏科糯1704>苏科糯1701>苏科糯1803>苏科糯1901>天贵糯932>苏科糯1702>彩甜糯6号>万糯2000.根据D值进行聚类分析,将12个杂交种分为耐高温型、中间型和高温敏感型.其中,苏科糯1801、农科糯336、苏科糯1902是耐高温型品种,万糯2000、苏科糯1702、彩甜糯6号是高温敏感型品种.高温胁迫环境下,耐高温型品种的产量性状优于中间型和高温敏感型品种,且变化幅度较小.

分类号: S513.01

  • 相关文献

[1]转录组及代谢组联合解析玉米响应花粒期高温胁迫机制. 李川,乔江方,黄璐,张美微,张盼盼,牛军,刘京宝. 2020

[2]转录组及代谢组联合解析郑单309响应花粒期高温胁迫的机制. 李川,黄璐,乔江方,张美微,张盼盼,牛军,刘京宝,王淑凤. 2021

[3]玉米自交系响应花粒期高温胁迫差异表达基因的分析. 李川,乔江方,朱卫红,代书桃,黄璐,张美微,刘京宝. 2019

[4]高温胁迫对高羊茅航天诱变新品系生理特性研究及综合评价. 李娟,雷霞,钟理,王小利,杨春燕,吴佳海. 2017

[5]十个铁线莲品种植株形态和生理特性对高温胁迫的响应. 石思云,喇燕菲,王翊. 2022

[6]高温对不同厚皮甜瓜品种种子萌发的影响及其耐热性综合评价. 杨君妍,闫淼,吴海波,杨文莉,王豪杰,毛建才,翟文强,李俊华. 2024

[7]高温胁迫对不同西瓜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及综合评价. 李桂芬,李文信,覃斯华,黄金艳,何毅,洪日新. 2015

[8]不同氮效率玉米品种亲本自交系花粒期氮素转运特性. 温立玉,薛艳芳,张慧,张秀清,高英波,刘开昌,李宗新. 2019

[9]玉米花粒期干旱胁迫对植株矿质灰分的影响研究. 何文铸,杨勤,高强. 2009

[10]沿江地区早熟优质高产鲜食糯玉米品种的筛选. 周根友,刘建,张小忠,徐少安. 2003

[11]鲜食糯玉米带壳预煮去壳速冻加工新技术. 袁春新,唐明霞. 2010

[12]中糯2号在桂中的表现及对鲜食糯玉米育种的启示. 覃云星,梁燕听,李爱姣,何银燕,罗俊春. 2009

[13]广西鲜食糯玉米品种现状及育种方向之浅见. 时成俏,李体琛. 2007

[14]鲜食糯玉米品种(品系)对粗缩病的田间抗性评价. 陆虎华,薛林,石明亮,程玉静,胡加如,陈国清,郝德荣,冒宇翔,黄小兰. 2014

[15]基肥氮、磷、钾配施和拔节期追施氮肥对鲜食期采收糯玉米糊化特性的影响. 陈国清,赵浚宇,王鑫,陆大雷,陆卫平. 2014

[16]江苏省鲜食糯玉米品质性状育种分析. 赵文明,孔令杰,陈艳萍,管晓春,陆大雷,袁建华. 2016

[17]鲜食糯玉米主要农艺性状的双列杂交分析. 沈雪芳,王义发,罗红兵,黄璜. 2010

[18]基肥配施和拔节期追氮对鲜食糯玉米子粒热力学特性的影响. 陈国清,王鑫,陆大雷,陆卫平. 2014

[19]国家鲜食糯玉米区域试验品种产量和品质性状分析. 陆大雷,孙世贤,陈国清,陆卫平. 2016

[20]鲜食糯玉米育种研究概况. 薛林,印志同,陈国清,陆虎华,黄小兰,石明亮,胡加如.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