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番茄“宽垄不翻秧”栽培模式下的深耕影响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杨生保

作者: 杨生保;余庆辉;张勇;迟庆勇;高卫东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加工番茄;深松;根长密度

期刊名称: 新疆农业科学

ISSN: 1001-4330

年卷期: 2007 年 44 卷 01 期

页码: 63-67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试验在“宽垄不翻秧”栽培模式下对土壤进行深松处理,以未深松处理的“宽垄不翻秧”栽培模式为对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未深松土壤31~40cm及41~50cm剖面中土壤容重基本一致都为1.32g/cm3与深松土壤中这两个剖面内土壤容重(31~40cm内为:1.31g/cm3,41~50cm内为:1.26g/cm3)存在差异;未深松的土壤中犁底层阻碍了根系的下扎,虽然根系能穿透犁底层,但对后期根系的进一步生长分布造成了影响,而经过深松处理的土壤打破了犁底层引导根系向深度层次分布,让根系在深度范围内可以获得更多的养分空间;在滴入同等量的水分时,由于打破了犁底层减少了对水分的阻碍,深松土壤中水分是往下迁移,从而增加了水分的有效利用性,利于根系的深度层次的分布,而未深松中滴水后土壤中由于犁底层的阻碍水分是横向迁移,引导了根系在浅层分布;深松处理下各品种各性状比未深松处理的各性状指标都有明显的提高,尤其植株茎基部粗呈显著性差异,深松处理下植株的茎基部粗比未深松处理的要粗,叶片数比未深松处理的要多,并且株高也没有相应过高的增加,这说明深松有利于植株的健康生长,及增加产量,提高品质,避免因滴灌频繁滴水而造成的徒长。

分类号: S641.2

  • 相关文献

[1]水氮耦合对固定道垄作栽培春小麦根长密度和产量的影响. 马忠明,陈娟,刘婷婷,吕晓东. 2017

[2]宁夏南部黄土丘陵区典型草本根系分布特征. 万海霞,蔡进军,郭永忠,马璠,许浩,韩新生,王月玲,董立国. 2020

[3]宁南黄土区典型林分林下草本植被根系分布特征. 王月玲,王思成,许浩,万海霞,董立国,韩新生. 2023

[4]玉米不同品种根系分布和干物质. 梁文科,阎素红,王俊娟,杨兆生,张文生. 2003

[5]玉米不同品种根系分布和干物质积累的动态变化研究. 梁文科,阎素红,王俊娟,杨兆生,张文生. 2003

[6]辽西北风沙地不同林龄樟子松人工林土壤优先流特征. 卢慧,吕刚,刘建华,张卓,王锋佰. 2022

[7]覆盖处理苹果细根分布与土壤物理性状响应关系研究. 孙文泰,董铁,刘兴禄,赵明新,尹晓宁,牛军强,马明. 2016

[8]根钻和图像法测定棉麦套种及单种作物根长密度的精确性研究. 张立祯,王晓辉,张雷,李鹏程,马慧娟,刘敬然,刘绍东,赵新华. 2017

[9]果树根系分布研究进展. 杨凯,郝锋珍,续海红,郭向红,张鹏飞. 2015

[10]根系吸水模型模拟覆膜旱作水稻气孔导度. 金欣欣,石建初,李森,马雯雯,左强. 2017

[11]滴灌系统运行方式施肥频率对番茄产量与根系分布的影响. 栗岩峰,李久生,饶敏杰. 2006

[12]间作种植模式下冬小麦根系生长的时空分布及变化规律研究. 刘浩,段爱旺,高阳,申孝军. 2006

[13]冬小麦根系形态性状及分布. 邱新强,高阳,黄玲,李新强,孙景生,段爱旺. 2013

[14]不同林龄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细根垂直分布特征. 王凯,宋立宁,吕林有,祝畅. 2014

[15]交替隔沟灌溉下玉米根长密度分布及水分利用. 李彩霞,周新国,孙景生,邱新强. 2012

[16]微咸水喷灌对冬小麦光合特性·根系分布及产量的影响. 石丽丽,冯亚,王罕博,陈文彬,宋平,焦艳平,王铁强,张栓堂. 2024

[17]吉林省西部半干旱区深松蓄水耕作技术研究. 边少锋,马虹,薛飞,杨双,谭国波. 2000

[18]半干旱区深松垄作对春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闫伟平,边少锋,赵洪祥,谭国波,张丽华,李海,方向前,孟祥盟,孙宁. 2016

[19]一种新型深松、分层深施肥联合作业机. 王进朝,张西群,温长文. 2010

[20]深松与秸秆覆盖对夏玉米花后穗位叶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 郭书亚,付国占,王振华,顾顺芳,李亚贞.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