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通量测序及Biolog-ECO方法的雄安新区鲥鯸淀细菌群落结构与功能多样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邓茹

作者: 邓茹;陈曦;裘丽萍;孟顺龙;陈家长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雄安新区;鲥鯸淀;高通量测序;Biolog-ECO;浮游细菌;附着细菌;微生物群落

期刊名称: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ISSN: 2095-1388

年卷期: 2021 年 005 期

页码: 752-75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解渔业环境中微生物群落特征对生态循环的影响,基于高通量测序与Biolog-ECO相结合的方法,探究白洋淀鲥鯸淀湿地浮游微生物和不同基质附着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及其碳源利用能力。结果表明:鲥鯸淀湿地中优势菌群为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等,其中,浮游细菌与附着细菌在组成及丰度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蓝细菌门是浮游细菌第一优势菌门,疣微菌门是附着细菌第一优势菌门;Biolog-ECO板中平均每孔颜色变化率(average well colour development, AWCD)检测发现,不同微生物组的碳源利用能力与时间表现出正相关性;浮游生物的变化幅度最大,说明对碳源利用能力最强,其生物活性明显高于附着微生物,不同基质上的附着微生物活性依次为人工水草>芦苇>棕榈片>网片基质;主成分分析显示,不同微生物群落代谢作用的主要碳源类型为氨基酸类、聚合糖类和醇类,不同微生物群落差异主要体现在对氨基酸类和聚合糖类碳源的利用上。研究表明,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是导致微生物利用碳源整体能力和偏好程度不同的主要原因之一,相对附着细菌而言,浮游细菌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面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

分类号: Q938.8

  • 相关文献

[1]鲥(鱼侯)淀不同基质附着细菌群落结构特征及PICRUSt功能预测分析. 邓茹,陈曦,裘丽萍,孟顺龙,陈家长. 2021

[2]珠江下游浮游细菌群落结构的时空分布特征. 杜宛璘,孙金辉,麦永湛,赖子尼,贾慧娟,葛大艳,王超. 2020

[3]池塘养殖尾水经稻田生态工程净化后的浮游细菌群落特征. 陶玲,李晓丽,朱建强,李谷. 2017

[4]施用生石灰对精养池塘浮游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 陶玲,李晓莉,朱建强,李谷,李荣. 2017

[5]水葫芦栽培对池塘浮游细菌群落结构影响初探. 范立民,陈家长,吴伟,孟顺龙,宋超,胡庚东,裘丽萍,瞿建宏,徐跑. 2015

[6]生物炭添加对麦田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的影响. 高文翠,杨卫君,贺佳琪,贾永红,徐万里,马海刚. 2020

[7]生物絮团对养殖水体水质和微生物群落功能的影响. 李志斐,王广军,余德光,卢炳国,谢骏,郁二蒙,夏耘,种香玉. 2015

[8]Biolog-ECO解析羊粪堆肥不同时期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特征. 赵旭,车宗贤,李娟,薛林贵. 2023

[9]尖裸鲤病变死亡后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分析. 陈美群,李宝海,周建设,潘瑛子,扎西拉姆,王万良. 2017

[10]自然水体生物膜中微生物群落结构与组成分析. 李明,李忠和. 2018

[11]结合态氮对满江红内生细菌群落组成和结构的影响. 陈坚,陈彬,郑斯平,郑益平,朱炳耀,郑伟文. 2020

[12]中国明对虾混合养殖池塘沉积物微生物群落比较研究. 关晓燕,王摆,蒋经伟,田甲申,董颖,陈仲,高杉,王旭达,孙冰,段萍,赵泽龙,周遵春. 2020

[13]光合细菌菌剂和沼泽红假单胞菌对实验水体氮磷营养盐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信艳杰,胡晓娟,曹煜成,徐煜,许云娜,苏浩昌,徐创文,文国樑,李卓佳. 2019

[14]养猪发酵床垫料不同时期碳氮和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研究. 宦海琳,顾洪如,张霞,潘孝青,杨杰,丁成龙,徐小明. 2018

[15]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伍文宪,黄小琴,张蕾,杨潇湘,黎怀忠,刘勇. 2020

[16]微生物菌剂对猪粪堆肥中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王建才,朱荣生,刘兴华,孙守礼,王怀中,唐茜,齐波,黄保华. 2020

[17]驱动长刺蒺藜草成功入侵的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研究. 李宇宇,吴德宝,丛百明,刘庆岩,徐晓阳,郝丽芬,林克剑. 2023

[18]稻鳝种养模式对土壤氨氧化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结构的影响. 褚向乾,吕卫光,樊海丹,白娜玲,郑宪清,李双喜,张娟琴,张海韵,张月,张翰林. 2024

[19]引入豆科作物的轮作模式对设施蔬菜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 刘蕾,徐梦,王凌,茹淑华,孙世友,郜静,李玭,张国印,马俊贤. 2021

[20]氮肥水平对稻田细菌群落及N_2O排放的影响. 宋亚娜,林艳,陈子强.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